(通讯员 谭佳怡 孙光伟)万物同呼吸,生态共命运。3月至4月,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携手“回家的‘鹿’”项目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走进公园,开展“物种多样性保护”科普系列活动,让科普与课堂宣讲、趣味活动等形式相结合,面向不同人群传递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声音。
科普课堂:知识传递,启迪保护意识
传科普之音,护万物共生。3月21日,回家的“鹿”项目团队参与“相约科学前沿,与一线青年科学家面对面”科普公益活动,走进洪湖实验小学,为300名余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科普讲座。讲座中,团队指导老师陈卉教授以《回家的“鹿”——长江边的生态奇迹》为题,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讲述了麋鹿这一珍稀动物的兴衰变迁,吸引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做出深刻阐释,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火种。
图为陈卉教授给洪湖实验小学学生宣讲后合影
3月27日,项目团队走进生命科学学院青马学习小组暨星空班开展“麋鹿保护与物种多样性”主题科普宣讲活动。主讲人孙光伟从麋鹿的兴衰史为引,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通过问答、视频展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我国物种多样性保护成果。
图为项目成员孙光伟给星空班学员进行科普讲解
科普活动:多元互动,共赴自然之约
最美人间四月天,物种保护进公园。4月20日,回家的“鹿”团队联合荆州区图书馆、九三学社长江大学支社,在荆州市三国公园开展物种多样性保护科普启蒙活动。团队指导老师陈卉教授带领小朋友及家长们走进麋鹿的世界,一起探索湿地里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在过程中,陈卉教授手持麋鹿立牌,进行详细讲解,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物种多样性保护知识,增强了大家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助力守护物种多样性的火种在公众心中燃烧。
图为陈卉教授给小朋友及家长科普麋鹿知识
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生命科学学院于西校区六七教旁开展“爱护地球,守护伙伴”科普活动。同学们通过打卡集章,与志愿者互动问答,获取精美礼品。活动设置300道物种多样性保护问题,发放500张宣传册,吸引近800名同学参与。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荆楚瑞兽科普展区,回家的“鹿”项目组成员通过图文展板系统介绍麋鹿物种特性、重引进历程及保护现状。团队原创设计的卡通形象“小麋”主题周边受到师生欢迎,现场发放钥匙扣、贴纸和火漆等文创产品200余件。
图为项目成员介绍麋鹿知识
生命科学学院“物种多样性保护”科普系列活动,以多元形式搭建知识桥梁。这些活动不仅传递了科学知识,更凝聚起全社会共护生物多样性的强大合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力量加入,携手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让万物共生的美好画卷永续舒展。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敏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