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4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心理委员陈文涵同学主持班会

为了提升同学们对国际志愿者日意义的深入认知,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激发同学们对全球公益事业以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参与,促进共同成长与理解,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积极向上、和谐共融的校园环境。24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于2024年12日24日下午在创新楼208教室开展了“冬至暖阳,志愿星光”主题班会。由心理委员陈文涵同学主持,全体同学用心聆听,参与其中。

班会伊始,主持人围绕国际志愿者日的深远背景与核心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班内同学们一起详细讨论剖析了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志愿服务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紧接着,一系列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被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涵盖了支教、环保、助残、扶贫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志愿者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爱心。这些故事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灵,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志愿者的精神魅力和道德光辉,激发起大家内心的感动和敬佩。

主持人强调了参与志愿服务对于个人成长和社区发展的双重意义。他们不仅指出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同学们培养责任感、同理心和领导力,还强调了志愿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在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还是在特定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都将致力于传递爱心,提升个人价值,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班会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启迪,更是一次行动上的动员,为校园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并且,借此契机,为了唤醒同学们对中华传统节日--冬至的记忆,主持人通过讲述冬至的起源传说,一一向同学们介绍了其丰富多样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意义。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一员,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北方的饺子,寄托着对健康的祈愿;南方的汤圆,饱含着团圆的期盼。这些习俗,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人们的心灵。在班会课上,同学们也积极分享着自己家乡的冬至习俗和难忘故事,从长辈们的手艺传承,到儿时的欢乐记忆,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传统习俗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在交流中,学到了更多关于季节变换和传统文化的知识,懂得了尊重自然、珍惜生活的真谛。

通过本次班会,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志愿服务热情,并且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让他们领略到了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更是在校园里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佳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佳瑶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35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