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螳影太极行社会实践团前往青岛市浮山武馆开展了以“研螳螂拳,悟太极道”为题的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开学后举办了传统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太极螳螂拳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文化内涵等,增强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其传承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促进该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深入探寻该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程背后的故事,实践团队来到青岛市浮山武馆并精心准备了一系列采访问题,与太极螳螂拳第七代传承人高松章老师和第八代传承人郑武老师面对面交流。在一问一答间,高松章老师不仅向成员们详述了他个人年少时起与太极螳螂拳的奇妙缘分,而且就太极螳螂拳传承过程中开班收徒、编书出版、走进市民生活、迈向国际舞台等多种经验进行了分享。此外,郑武老师现场展示了太极螳螂拳摘要的表演。一招一式间萦绕着刚柔并济之美,字字句句背后充斥着坚守的决心与意志。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这太极螳螂拳的热忱与追求,行动里体现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付出与奉献,让团队成员不仅为之动容,更深刻感受到“传承”二字背后的责任与意义。为此,团队制作了多语版社会实践活动采访视频广泛传播,期望让更多人理解拳法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采访结束后,郑武老师带领实践团队成员亲身学习、体验太极螳螂拳的魅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不仅系统地掌握了起势、进攻、防守等动作技巧,更在演练与体悟中逐步深入了解到其背后深邃的武术哲学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增大太极螳螂拳的宣传力度,促进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团队邀请二位传人前往青岛大学开展了“以武会友,以拳养心”传统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高松章老师和郑武老师的现场动作指导,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其核心招式和技法体系,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行者襄见。”文化如同精髓,依附于各种载体之中,流传于世。而太极螳螂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部分,正是一种文化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将致力于用自身实际行动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赓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毛颢雯
声明:未经大学生云报或相关权益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毛颢雯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