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南宁2月7日讯(通讯员冉旭东 范雨蕾 何江瑜)灰塑,作为岭南地区承载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于2008年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灰塑的发展现状和灰塑在现代化进程中灰塑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2025年1月7日至9日,广西师范大学“Grey Doll”灰塑调研团队在南宁兴宁区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就其灰塑的发展和保护状况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
2025年1月7日,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三街两巷的城隍庙,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采访居民、工作人员等形式,了解灰塑艺术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以及深藏在背后的历史底蕴。团队成员发现城隍庙内的灰塑保存和修缮的较为完好,造型相对完好,细节清晰可见,证明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经了解,当地相关部门对城隍庙的灰塑保护颇为重视,定期会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查与修缮。正是这种持续的关注与投入,使得城隍庙的灰塑成为了当地保护较为完好的典范。图为城隍庙的灰塑。胡润元 供图
离开城隍庙以后,团队成员来到了新会书院。经过观察发现,书院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而且雕塑工艺十分精致,新会书院的装饰图案寓意吉庆,有历史人物、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等,题材取自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戏曲、风俗民情等,其中多以“独占鳌头”“连年有余”“鱼跃龙门”等吉祥图案为主。整座建筑外表宏伟壮观,细节则精雕细琢、装饰华丽,带有明显的晚清岭南建筑遗风。但新会书院的维护工作做的相对较差,部分灰塑艺出现褪色,破损等情况,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坍塌,影响其观赏和艺术价值。图为新会书院的灰塑。胡润元 供图
紧接着,团队成员又来到了粤东会馆,同样也存在着修缮不佳等问题,会馆中的大部分灰塑颜色暗淡,几乎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光泽,部分灰塑经过了长时间的雨水侵蚀,出现了剥落、破损甚至坍塌等情况。在会馆的后院,有一部分灰塑建筑因无人问津,几乎被杂物掩埋,已经开始出现粉化的情况。图为新会书院的灰塑。胡润元 供图
为了更好的探究灰塑艺术,团队成员将目光投向了三街两巷的周边区域。经过团队成员的仔细搜寻,在一些老旧的民居和传统店铺中,成员们也发现了灰塑的踪迹。这些灰塑规模较小,且因年代久远和缺乏维护,大多残缺不全。有的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轮廓,有的则只剩下部分的色彩。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和周围居民进行了采访,发现大部分居民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灰塑,他们对灰塑具体的内涵以及保护措施都知之甚少,也并不知道到底由谁来负责保护。在与一位老者的交谈中,团队成员得知,他在这附近生活了大半辈子,小时候经常能看到灰塑,但随着时间推移,新建的建筑不再使用这种装饰,关于灰塑的记忆也逐渐模糊。而年轻一代的居民,大部分对灰塑知之甚少,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一现象反映出灰塑在当地居民中的认知程度亟待提高,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任重道远。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三街两巷。胡润元 供图
为了进一步了解灰塑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团队成员前往了当地的文化管理部门。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灰塑保护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短缺,灰塑修护需专业材料与技艺,成本高昂,有限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大规模、精细化修护需求。其次,专业人才匮乏,灰塑技艺传承断层,掌握传统工艺的匠人稀缺,新培养人才经验不足,影响修护质量与进度。再者,修护方案制定复杂,不同建筑上灰塑破损程度、历史背景各异,需量身定制方案,既要保留历史风貌,又要确保长久稳固,这对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极高。此外,南方独特气候加速灰塑老化,且部分游客不文明行为也对其造成破坏,增加了日常维护难度。
但相关部门仍旧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比如具有权威的平台上加大宣传力度;全力筹措资金,不仅向财政部门争取专项拨款,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为灰塑修护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此外,文旅管理部门还邀请专家团队,对每一处灰塑进行详细勘察评估,制定科学、精准的修护方案。并加强对三街两巷的日常巡查,及时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为灰塑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
团队成员对三天的调研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三街两巷的实地调研来看,灰塑作为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街区改造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大部分灰塑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亟需专业的修缮与维护;另一方面,灰塑在当地居民中的认知度较低,传承与推广之路困难重重。但三街两巷作为南宁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这又为灰塑非遗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灰塑的知名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非遗品牌,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摆在当地相关部门、文化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面前的重要课题。灰塑的保护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充分挖掘灰塑的文化内涵,加强保护力度,创新推广方式,让灰塑在历史街区改造的浪潮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图为团队成员在城隍庙前的合影。胡润元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彭子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子珊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