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剪映乡村团队响应“壮美边疆,青春聚力”广西专项行动的号召,于7月13日启程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足于地方性知识的理论视角,着眼于民族地区天琴与壮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难题,致力于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探讨非遗在学校传承的优化策略。

在龙州县,剪映乡村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访谈、广泛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团结教育价值。团队扎实工作,力求推动非遗传承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实地考察凝心聚力,探寻非遗和合之美

在中华文化的深厚滋养下,广西各族人民传承、创新和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犹如繁华绽放于中华文化的枝头。为了深入探寻龙州县本土非遗文化的精髓,剪映乡村团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采风活动。在天琴工坊,工匠们精心打磨的天琴展示着壮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每一根弦都在唱、弹、跳融合的祈福歌舞中奏出民族情感的深沉;在壮锦车间,一匹匹代代相传的壮锦布头诉说着壮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浑圆丰满的太阳纹象征着对美好生活朴素的追求;在左江沿岸,粗犷宏伟、悠远神奇的岩画映证着远古人类创造的奇迹……在一系列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深刻体会到这些非遗文化的背后,“追求和谐、构建和谐”是不变的主题。广西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不懈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相处,追求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们在传统节庆中,找寻各民族对历史的深沉眷恋与追忆;在人生礼俗中,强调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尊重;在民间信仰中,浸润对万物的真心敬畏与感恩。这些浓缩着独特少数民族文化的非遗技艺,契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和内在要求。它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脉,充分体现了广西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审美。实地调研的结果,使团队认识到广西非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深刻联系,增强了团队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探究非遗学校传承优化策略的信心。

壮锦传承人李素琴老师在为实践队员讲解壮锦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讯员 林玥 摄

实践队在体验并学习壮锦技艺。通讯员 林玥 摄

深入校园访谈调研,探索非遗传承之路

为了进一步探究龙州县非遗的传承及其与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合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剪映乡村团队走进校园,选取荣获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龙州县民族中学作为调研学校。该校情况与团队调研方向高度契合,也使后续调研活动的开展事半功倍。

调研期间,团队与龙州县民族中学任课教师与曾被邀请给学生授课的天琴、壮锦传承人展开深入交流。通过访谈得知,当前天琴和壮锦的学校传承存在上升通道不足、师资力量匮乏、与学生生活脱节、教学内容发生内源性脱嵌和教学时长不足等问题。然而,以龙州县民族中学为代表的优秀学校采取了天琴课程校本化、师资培训系统化、天琴曲目创新化、天琴教学常态化、天琴结构改良化等一系列措施,为非遗的学校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学校还组织语文教师创作融入德育、美育和爱国教育元素的歌词,邀请专业天琴歌师编曲并教授给学校音乐老师,再由音乐教师们将这些充满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天琴曲目传授给学生。

此外,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宣传,积极打造品牌活动。与天琴演奏家、乐器研制大师、壮族天琴艺术研究学会会长朱仲衡老师紧密合作,成功研制电音天琴,解决了表演中音量不足的问题,并开发了低音和倍低音天琴,拓宽了天琴的音域,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

在此基础上,龙州县民族中学组建了天琴乐队,将天琴弹奏打造成壮族文化的亮丽名片,向全国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天琴乐队已累计赴厦门、澳门等地交流演出5次,荣获市级以上奖项20余项。自2008年以来,该校共派出四批天琴乐团成员前往澳门,以天琴为纽带,与澳门学子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天琴乐队成员何佳欢表示:“非常荣幸能代表学校参加此次的联谊活动,以琴会友,让人不禁感到自豪,因为自己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开心的是还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除龙州县民族中学外,团队还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对其他三所当地普通中学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了解了天琴、壮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的难点与现状。经过分析,团队发现龙州县民族中学在非遗校园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具有普遍性,而该校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宝贵经验亦具有极高的推广意义。基于此,团队在充分总结该校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视角,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进行归纳与分析,提出了将非遗学校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的优化策略。此举旨在帮助更多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更多校园中璀璨盛开。

实践队与龙州民族中学教师深入交流。通讯员 覃小艳 摄

实践队员体验天琴技艺。通讯员 覃小艳 摄

实践队员参观天琴乐队排练教室。通讯员 覃小艳 摄

非遗教学薪火相传,赋能民族团结教育

结合前期调研,团队已经收集、积累、创作了民族团结教育与非遗教学融合的元素,为非遗教学赋能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在对当地居民的访谈过程中,团队发现,壮锦、天琴等非遗的传承与制作已逐渐超越地域界限,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士积极参与,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社会共同参与的传承体系,并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色,展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这也为面向当地全体居民的非遗赋能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剪映乡村实践团队深入挖掘龙州非遗手工艺与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在当地团委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自身小学教育专业的优势,以“非遗赋能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团队通过生动有趣的理论宣讲课堂,向孩子们讲述天琴文化背后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意义;带领孩子们参观《天安门》壮锦艺术作品,感受壮锦在吸收了各民族优秀文化和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后所绽放出的魅力光彩;和学生们一起动手拼贴纸质铜鼓,教授铜鼓从中原传入并结合广西特点进行创新的历史源头;并通过演绎民族故事等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让民族团结的思想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剪映乡村实践团队的努力,不仅为龙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青春力量。

实践队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通讯员 喻志和 摄

广西师范大学剪映乡村团队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深入挖掘了龙州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积极探索了非遗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合之路。团队以实地考察、深入访谈、广泛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等多种形式,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为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了青春力量。团队自身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非遗传承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增强了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角度探究非遗学校传承优化策略的信心。相信在更多像剪映乡村团队一样的青年学子的努力下,非遗文化的薪火将代代相传,民族团结之花将更加绚烂绽放!(喻志和 马学荣 林玥)

实践队实践纪念合照。通讯员 覃小艳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晴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1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