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向姝)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坚定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创“翼”非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至7月14日,走进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展“守护文化根•厚植爱国情”系列活动。

深度融合共发展  双向赋能新优势

7月11日,创“翼”非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在重庆市非遗保护协会的支持下,同重庆市酉阳县文化与旅游委员会以及重庆市酉阳县非遗保护中心展开“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座谈会,共商非遗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之道。双方探讨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文旅开发等事项,并就非遗研学达成长期合作意向,陈永胜馆长提到:“期望有更多的学子能够来酉阳进行研学,这是一座红色城市,也是一座非遗城市”。通过非遗研学,有助于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担当时代使命。

扎根中国大地,根据国情体察民情,了解民生。紧接着,实践团成员们来到酉州古城,宣传着非遗应知应会,围绕“非遗文旅和文化传承”的主题,分组对游客进行问卷调研和实地采访。充满活力的橙色马甲,在古镇中来回穿梭,实践团在县非遗保护中心的协同下完成手机问卷,深入一线的交谈,令成员们切身感悟到文化传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升文化自信,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活力青年遇非遗  火热青春筑华章

7月12日,创“翼”非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景区和民宗委开展与非遗的时空对话。分别对西兰卡普非遗传承人左翠平、传统美术雕刻非遗传承人符彪、苗绣非遗传承人陈国桃的家人、木叶非遗传承人白现贵以及酉阳阳戏非遗传承人陈永霞五位传承人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

依托互联网平台,使非遗在数字时代“乘风破浪”,随后一场独具匠心的西兰卡普非遗直播上线。实践团成员跟随酉阳唯一的西兰卡普传承人——左翠平进行织锦体验,边挑边打,连挑带织,看得人眼花缭乱,从非遗结缘到非遗保护、从工匠技艺到传承发展,交流过程中,同学们感受着非遗文化的深厚积淀,沉浸体验着非遗背后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力量,增强着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真正领悟到爱国主义情怀的传统文化元素。整场直播共计点赞1.2万次,用火热的青春使传统文化“火”起来,用非遗文化传播爱国之心,对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红色教育促成长  传统文化润童心

7月13日,创“翼”非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来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街道桃花源社区居委会开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进社区活动。实践团成员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生动讲述着酉阳红色故事《赵世炎:信仰之火永不灭》,带领大家重温历史,缅怀酉阳先烈,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要像赵世炎烈士一样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立志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效力。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铭记红色精神,也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酉阳,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践团紧接着开展“匠心守护”非遗小课堂,分别向小朋友展示苗绣、西兰卡普和摆手舞的非遗知识讲解,结合“体验”+“理论”的模式学习酉阳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带领小朋友们共同制作非遗漆扇,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升小朋友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将红色基因和文化基因扎根在小朋友们心中,引导小朋友们踔厉分发,绽放光芒!

挺膺担当砺青春  携手同行诠初心

7月14日,实践团与西南政法大学法泽乡野•语润民心实践团成员们联合开展红色之旅,依次对赵世炎烈士凭吊广场、赵世炎同志故居和赵世炎烈士陈列馆进行参观。在馆中,经过讲解员的细致讲解,逐步了解赵世炎的英雄人生轨迹。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以赵世炎等革命先辈为榜样,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创“翼”非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深入田野、走进民众,内容创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非遗”深度融合,以文化的方式涵养爱国之德、砥砺爱国之志、激发爱国之行。实践团通过非遗文化传承推广、实地调研、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有利于增强青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用文化的力量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明确青年责任担当,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爱党报国,青春挺膺,用青年力量讲好非遗故事,以合理文明的方式抒发爱国热情,这趟独特的实践使成员们也更加拥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向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向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5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