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9日讯(通讯员 郭娅兰)有一抹蓝,历经千年,始终闪耀,那是珙县苗族蜡染的独特印记。有一种文化,代代相传,永不消逝,那是民族精神的永恒传承。2024年7月14日至7月15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实践队来到四川省宜宾市珙县茶花山蜡染馆,进行参观和体验蜡染工艺,领略千年蜡染的独特魅力,探寻蜡染传承新路径。

苗疆千载史悠悠,起源迁徙梦难休

故事得从一个神秘的民族开始。纵观历史,从远古时代至黄帝,尧舜至夏禹时期,商周至战国后期,战国至宋代,元明清至现代,苗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从九黎族到三苗集团,再到武陵蛮,苗族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不仅走到了中国各地,更走向了世界,由中国的一个民族演变为世界级的民族。而这一切,都完美地呈现在了馆内的一处沙盘模型。当现代数字科技与历史完美结合,这场浩大而漫长的迁徙,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图为实践队在观看沙盘模型和影片(罗梦纯摄)

蜡染轻舞映春光,巧思妙笔绘华章

蜡染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媒介。手艺人以蓝靛草为原料制成染料,以铜刀蘸取蜂蜡,经过数道工序,制成眼前呈蓝白二色的作品。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蜡染作品。据讲解员介绍,白色图案上呈现出的蓝色裂缝纹样是鉴别艺术作品是否为手工制作的重要指标。因在揉搓浸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蜡缝,染液渗透从而造成染色,形成冰纹肌理。

图为实践队在观看蜡染制作流程(罗梦纯摄)

苗族蜡染初体验,巧手生花映日红

蜡染传承人向实践队成员们介绍了苗族蜡染的基本工艺和艺术特点以及蜡染的制作过程,从图案设计、铜刀点蜡到上色浸染,每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展现了她深厚的技艺功底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实践队成员全神贯注,对这一复杂而精细的工艺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在蜡染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成员开始动手实践。在白布上绘制好花纹后,他们手握铜刀,蘸取融化后的蜡,小心翼翼地在白布上描绘花纹,每一笔都力求精准,每一步都再三斟酌。随着时间的流逝,略显生疏的手法逐渐熟练,歪扭的线条也逐渐有模有样了起来。就这样,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就这样产生于小工匠的刀下。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体验蜡染(罗梦纯摄)

非遗文化进校园,苗族蜡染绘青春

在珙县巡场中学,一次意义非凡的蜡染体验课即将拉开帷幕。

“什么是蜡染?”这是课堂里的第一句话。于是,这一古老的画卷徐徐展开,呈现在同学们眼前的,是千年文化的底蕴与魅力。在一系列互动问答环节中,蜡染传承人逐一解答了学生们关于蜡染的疑惑。而在课堂中,还有一抹蓝色的身影行走在课堂之间,那就是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在学生们绘制花纹时,志愿者们融入课堂,帮助学生们对花纹进行修改、润色,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点蜡时,非遗传承人展示铜刀的握法、点蜡的步骤,而实践队成员仔细观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点蜡的姿势与手法,比如握刀的姿势,手腕转动的技巧等。

一幅又一幅精美的作品逐渐浮现在眼前,蜡染传承人以其中一幅作品为示范,展示蜡染的染色过程。布料缓缓浸入染液之中,再度拿起,短短半分钟,实践队成员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见证了布料由绿色逐渐氧化变色为靛蓝色的过程,学生们无一不为这神奇的化学反应惊叹。

这次体验课,一方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出新的光彩;另一方面也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让非遗文化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体验蜡染的学生(罗梦纯摄)

那抹被守护的靛蓝之下,蕴含着千年的文化传承和精神的延续。此次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实践团队对蜡染技艺的深度学习,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它让成员们看到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下的无限可能,也让成员们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不是燕语呢喃,也不是巨制鸿篇,化石般古老、泥土般质朴的苗族蜡染,是人们千顷稻浪,万里关山的深沉的爱,是沉吟,是呐喊,是苗族乃至整个人类不可复制的文化火种。风雨如磐,蓝色的长河奔流不复;岁月如歌,洁白的浪花滚滚向前。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郭娅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娅兰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65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