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王丹丹)2024年7月,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师生前往苏州西山风景区开展“西山振兴梦·青春助农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服务基层、振兴乡村”思想,发挥高校学子能动性与创造性,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走下基层、走进乡村,统筹设计了形式多样、意义深远的活动项目,涵盖劳动实践教育与产业学习、调研农业与文旅发展、组织农业科普课堂等系列实践。
深入田间,知农助农
7月5日,小分队到达西山生态果园,果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果园的种植规模、品种特点及销售情况。该果园主要种植桃子、猕猴桃等优质水果,年产量可观,常以高品质礼盒形式被经销商广泛预定。团队成员参观了种植区,了解了果树种植的技术要点,包括修剪枝条、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等关键环节。随后,小分队亲身体验了采摘果实和田间劳作,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更加坚定了深入基层、服务农村的决心。
为探寻西山产业融合与乡村旅游提质发展路径,实践团成员走访村民,收集、分析群众对于现阶段西山农产品销售与文旅发展的具体认知情况。其中,在家中建起了小型“养蜂场”的张奶奶指出,村中各户居民开展农业活动的范围往往因承包土地的限制而缩小在自给自足的水平上,很少有集约化经营出现;而刚刚做完农活的李大爷则点出,村里也有很多因病致穷的村民都会选择一边外出务工,一边将家中种植的时令水果卖出补贴家用,但滞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需要社会帮助打开销路,从而缓解生活压力。这也为团队思考如何将助农工作落细、落实提供了新方向。
图为实践团在果园参观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村民
深入调研,帮扶共建
在梅益村开起了民宿的张峻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与当地农民、农场合作售卖时令农产品的经销商。在同张峻的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西山的农忙主要集中在三至七月的枇杷、杨梅与碧螺春,那时许多农户家中都挤满了慕名前来购买应季产品的游客,为集体创收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张峻指出各类农物的品种细分也颇有讲究,其中西山的青种枇杷与东山的白玉枇杷齐名,被称作“绝代双骄”。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更是批准对“西山青种枇杷”实施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为它打下了响亮名号;早夏的杨梅除了本地颇富盛名的乌梅种,也在近几年不断引进了如东魁、紫晶等的外来优质品种,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在访谈中,实践团深刻地体会到西山这块宝地的深厚底蕴,也为团队考量如何将西山的农产品推广到更远、更广的潜在消费群体提供精确行动指南。
图为实践团成员梁思佳在民宿采访
在金庭镇秉常村村委会,实践团成员围绕村庄农村建设、农业与文旅产业发展、贫困帮扶等内容同村干部张沈诚开展对话。张沈诚谈到,位于金庭镇中南部的秉常村在各大公路修缮完成后依托着交通便捷带来的红利,借助于互联网+成功走上了电商致富之路。从家家户户挑扁担、轮渡集体运输到现如今的电商快递平台上门取货,体现的不仅是时代科技发展更替,更是在脱贫攻坚上的切实有效之举。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持续深入挖掘,家庭农场与特色餐饮+民宿在秉常村也不断拔地而起,村委会抓住时代红利,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网店)+电商平台+文旅开发”的模式,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新路径,带领广大村民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图为实践团在村委会了解当地情况
技润教育,童心筑梦
7月9日,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联合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文体中心组织开展“农情相伴,青春同行”主题科普宣讲活动,为当地小朋友们带去丰富有趣的农业知识。课堂伊始,团队成员通过展示一系丰富多彩的农作物图片,带领同学们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小课堂。团队成员蔡妍从农作物的类型、农业的概念、最新粮食政策等多个方面讲授,引起了在场小朋友们的兴趣。
图为团队成员授课 “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坚持寓学于乐、寓学于趣,在课程中融入多个互动小游戏和有奖竞答环节,充分调动起小朋友们的积极性。课程尾声,团队成员带领暑托班小朋友们共同宣誓,在他们心中播种下一颗敬农、爱农、助农的种子。少年强则国强。团队组织开展农业科普课堂活动,通过知识讲解、观看视频和体验操作等方式,普及农业常识、拓展青少年思维和视野,指引小朋友们带着理论去实践、带着思考去成长、带着情怀去成才,真正做到让他们识农情、强担当、长才干。少有担当多壮志,青春聚力正当时。助农的路上不仅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脚踏实地。“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成员们秉持“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信念履践致远,深入田野乡间,领悟“三农”精神,践行青年学子“学农助农”责任担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图为实践团与暑托班合影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丹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丹丹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