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羊弘毅)浙江海洋大学“无网养鱼”的野生大黄鱼养殖调研团与2024年7月25日至26日来到舟山市海洋科学城及舟山市水产研究所进行海洋技术和养殖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寻求无网养殖大黄鱼的新路径。

7月25日浙江海洋大学“无网养鱼”的野生大黄鱼养殖调研团来到了舟山市海洋科学城,调研团成员在这里与海洋技术方面的专家崔志强先生就无网养殖大黄鱼利用的声学技术进行了探讨。

图为团队成员与崔志强先生进行探讨

  崔志强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大黄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如传统养殖与野生大黄鱼之间的差异、声波围栏养鱼技术的潜在风险以及无网养殖模式在应对海洋灾害方面的挑战等。在利用声波围栏进行大黄鱼养殖时,利用特殊声波刺激大黄鱼使其不靠近围栏,从而实现养殖。但从大黄鱼的生理特性出发,这一方法不可避免会引起大黄鱼的集聚,当鱼群密度过大时海水中的氧气会被快速消耗,导致大黄鱼缺氧对养殖产生影响。崔志强先生对鱼群集聚的问题还提到一个点是,大密度的大黄鱼聚集在一个水域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引起水质的污染。崔志强先生提到,解决缺氧和污染两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这两发面得到优化,“无网养鱼”技术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在采访的最后崔志强先生表示,他非常期待能够在不久后的将来看到“无网养鱼”技术的大范围施行和推广,能在水产养殖中取得较大的成功。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海洋科学城的合照

为寻求崔志强先生提出的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浙江海洋大学“无网养鱼”仿野生大黄鱼养殖调研团成员们于7月26日下午抵达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水产研究所,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成员们来到了李伟业所长的办公室。

李所长首先讲解了关于传统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之间差异的问题。他指出,从生长习性和最终产品上看,野生大黄鱼的品质和价格是要高于传统养殖大黄鱼的,前者市场需求量也远超后者。大黄鱼作为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之一,主要养殖地区在浙江和福建。福建以产量为主,价格相对较低;浙江则更注重品质,价格较高。浙江通过多种养殖模式,如小微网箱、HDPE中空管结构网箱、大围栏和深水网箱等,以及无网声波围栏等新技术,旨在提高大黄鱼的品质,使其更接近野生大黄鱼,从而提升市场价值。

图为调研团成员聆听李伟业所长的讲解

针对调研团成员提出的关于无网养殖大黄鱼引起大黄鱼集聚缺氧和水质污染问题,李伟业所长也提出了他的看法。李伟业所长表示,如果声波强度过大或围栏布局不合理,确实有可能引起大黄鱼过度集聚而导致水体缺氧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大黄鱼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进行精细化调控。

李伟业所长提到,在大规模养殖区域如福建宁德,夏季高温时可能存在缺氧问题,但温州鹿西的大黄鱼养殖密度相对较低,缺氧现象发生概率较小。声波围栏确实可以通过声波刺激大黄鱼进行集群行为管理,但并非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要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声波参数和围栏布局,有了科学的调控和布局,出现其他的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图为调研团成员与李伟业所长的合照

  通过此次活动,浙江海洋大学“无网养鱼”仿野生大黄鱼养殖调研团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大黄鱼养殖技术的现状和挑战,还从李伟业所长那里获得了宝贵的专业指导和建议。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在推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秉承“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为乡村振兴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羊弘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羊弘毅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0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