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周泽玲)2024年7月18日至24日,广东海洋大学百千万工程“颂竹道绿”团队抵达潮州市沙溪镇开展“绿美沙溪”的实践活动。团队以潮州市沙溪“城市绿肺”生态竹文化博物馆——竹博园为中心,开展了“行摄绿美沙溪”,“绿色足迹考察”等的实践活动。

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竹具传统手艺人、“还原绿色城市”卫生行动、行摄绿美沙溪……连日来,“颂竹道绿”团队奔赴贾里村、仁里村等7个行政村实地调研,旨在充分发挥镇内特色竹资源,推动沙溪镇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其中,行摄绿美沙溪与“还原绿色城市”卫生行动不仅是为了给大美乡村提颜增质,更是积极响应了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为“绿美广东”注入青春力量。


绿竹兴沙溪,青春筑梦行

“颂竹道绿”团队一进驻到沙溪镇,首站便来到沙溪镇竹博园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围绕“竹产业与沙溪镇乡村振兴”的主题,与沙溪镇“百千万工程”负责人林佳琳和竹博园负责人谢毓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承诺推进校地双方后续的产教研融合合作。

开展座谈宣讲会中

在座谈会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在产业升级和环保意识增强的新时代背景下,沙溪镇近年来以竹产业为切入点,挖掘竹资源、延长竹产业链,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并与广东建中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建中科技”)联手打造了竹生态产业园——竹博园。与此同时,该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的基础目标,提高了竹建材耐腐性、耐蛀性的同时也适应了新时代“碳中和”和“碳达峰”的战略要求。

据负责人谢毓所说,“竹材料虽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等优势,但因竹建筑设计师队伍有限,导致竹建材的受众面小,其发展受到阻碍”。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提出了丰富竹博园的研学项目及加强相关文旅开发,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公众对新竹材料的认知等一系列解决措施。

座谈会后,在林佳琳女士的提议下“颂竹道绿”团队前往贾里村,并对当地所在的竹文化公园及周边情况进行实地勘察。据当地村民所说,竹文化公园的创建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饭后休闲的好去处。走访过程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贾里村村民的淳朴热情,这更让他们坚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推动当地竹产业的发展的青春志向。

队员们正在采访周边居民


竹梦匠心绘,绿意传承长

为深入了解竹博园以及更好地探讨竹材应用的现状和未来,“颂竹道绿”团队对竹博园的设计师谢睿老师进行了访谈。谢先生在访谈中强调了竹博园的设计原理为以形制形,即根据自然形态和环境条件来设计结构的形状和特性。谢先生还讲解了园区的一些设计:结合江南乌蓬船与广西船屋设计理念的船舫,以及根据传统潮派建筑“四点金”设计的竹楼等。此外,园区的人工河也经过设计处理:引入桑浦山的山泉水,经过暗流处理以减少水分蒸发。这些设计细节不仅体现了园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也展示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参观者对竹建筑的欣赏和认识。

此外,团队还采访了有着四十余年制作竹制品经验的刘师傅,在访谈中,刘师傅谈到从事竹艺品手工艺的许多同行早已转行,他却四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这门手艺,像他这样长期的坚持在业内属实比较罕见。在这过程中,刘师傅还表达了对竹制品手艺传承的担忧。

采访结束后,“颂竹道绿”团队深认识到,尽管竹制品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建中科技仍坚守初心,致力于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动新竹材应用的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出竹材利用的潜力。

团队正在采访谢睿老师

团队正在采访刘师傅


溪畔共绿梦,大手拉小手

实践期间,“颂竹道绿”团队参与沙溪镇三亲生态幼儿园的研学活动和沙溪镇人民政府开展的“清脏治乱”活动。

在竹博园负责人谢毓的安排下,团队成员们与小朋友们共同体验了如何制作竹筒饭、一起学习了竹筒饭历史文化以及共跳一支竹竿舞等一系列的竹文化特色研学项目。

研学项目不仅让孩子们收获到了自给自足的快乐与满足,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竹子在文化、娱乐、生活等各方面的独特魅力。竹博园负责人谢毓表示,在未来,他们将继续开发出更多创新的研学项目,让人们在了解到竹子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能关注到其在生态环保以及绿色经济方面的巨大作用。

7月23日,沙溪镇人民政府在上西林村开展了“清脏治乱”活动,深度推进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在林佳琳女士的协助下,“颂竹道绿”团队与广大志愿者紧密合作,投入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沙溪镇政府表示,他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强化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白老师在讲授竹筒饭相关知识

孩子们在体验竹筒饭制作

队员们与当地志愿者集结准备清扫工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颂竹道绿”团队依托潮州沙溪竹资源的特色优势,围绕“小竹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促进竹资源高值化绿色化利用,探寻将竹资源转变为经济创收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未来,“颂竹道绿”团队将持续关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深度挖掘区域内特色产业发展潜力,不断为推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高质量发展而砥砺奋斗。

(撰稿人:方子昕、方耀、莫润晨、汪迪佳、姚棉心、周泽玲;拍摄:黄惠、李亿华、张堉琪)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周泽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泽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