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邱思思)7月21日,广东金融学院潮韵筑梦队全体成员一起走进东凤镇文路村,领略芡实田的风光,在亲身体验中真真切切感受每一颗芡实收成的来之不易,在社会调研中了解文路村芡实的种植规模、售卖情况,从而为潮韵筑梦队的调研提供更多信息,为宣传芡实文化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走进东凤镇文路村,一块一块的芡实田映入眼帘,远远望去,有农户弯着腰割鸡头莲,或拿着镰刀为鸡头莲除草。烈日下,汗水与丰收的喜悦撞个满怀。文路村芡实种植户用双手描绘了一幅芡实采摘画。

图为东凤芡实田。通讯员 苏佳妮 摄

在文路村村干部卓伯伯的带领下,广东金融学院潮韵筑梦队全体成员一起到芡实田进行体验,穿上采摘专用服,踏上芡实田野,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行动去用心感受,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只有当脚踏入芡实田,当手摸上长满刺的芡实花苞,才能懂得芡实种植户的艰辛与不易,才会懂得每一颗芡实的来之不易。时代交接,薪火相传,东凤青年人都应该热爱家乡的芡实文化,用心将芡实文化传承下去。

图为潮韵筑梦突击队成员与村干部对话以及下田体验。通讯员 郑嘉森 摄体验完芡实收成的第一道程序,广东金融学院潮韵筑梦队全体成员,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来到了一位农户家里,观看其对新鲜采摘的芡实是如何进行下一道程序的。割下鸡头莲后,农户们将采摘后的芡实刺壳切开,一颗颗芡实穿着淡黄色的外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接着,农户们用刀尖将芡实果实剥离,并用沙洗去薄膜,最后再晾干。晾后的芡实,需要人工将其外壳剥去。从采摘到上市,每一道繁琐复杂的工序,都凝聚着农户的艰辛与汗水。正是每一位芡实种植户的用心,才能将芡实文化传承下去。

据文路村村干部卓伯伯的介绍,文路村目前的芡实田种植户,年龄五六十岁的农户居多,芡实种植户可能呈现偏老龄化趋势。由于芡实种植相比其他工作比较辛苦,且芡实种植关键在于经验传承,而当代年轻人缺少经验,缺少实践,尽管芡实收入相对可观,但仍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到家乡种植芡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芡实作为东凤镇特产,将种植芡实的经验代代相传,需要青年人带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将家乡芡实文化传承下去。同时,由于外地芡实的引入,在市场上与东凤芡实相互竞争,因其价格相比东凤芡实较低,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使得东凤芡实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有限。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东凤芡实,了解东凤芡实文化,更好区分东凤芡实和外地芡实,为东凤芡实提供更大的市场,助推乡村振兴。

图为潮韵筑梦突击队成员参观芡实加工处理过程。通讯员 蔡妍芬 摄

每一次出发都有意义,每一次行动都有收获,广东金融学院潮韵筑梦队在文路村不仅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内心的触动。潮韵筑梦队全体队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发展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用希望号召,用专业所学助力,共同期盼家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共同期望芡实文化代代相传,让芡实文化在东凤镇乃至潮州市这一片沃土,生活,成长,延续,枝繁叶茂。

图为潮韵筑梦突击队成员与文路村村干部合照。通讯员 陈梓溦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黄铄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梓溦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81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