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袁贤忠、杜小慧)在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的上垌村,有一种酒,因选用稀有的康熙胭脂米酿造,口感与品质都是上等。为天下酒厂立足于山水之间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引擎”。7月12日,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月明星硒团队成员走进这座隐于青山绿水间的酒厂,探访一壶康熙胭脂米酒背后的匠心与创新。

▲图为村干部与团队成员沟通前往酒厂前的准备。

团队成员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了这座藏于山水之间的小山村。青瓦白墙的民居依山而建,潺潺溪流穿村而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让人瞬间忘却了城市的喧嚣。此行的目的,是寻觅当地独有的胭脂米酒——一种以珍贵康熙胭脂米为原料酿造的特色佳酿。

在村口,村干部向团队介绍,“康熙胭脂米八月份开始种植,这康熙胭脂米一年只能种一季,还得轮着种养土作物。”他指着不远处的田地解释,为了保证土壤的有机含量,每年收完胭脂米后,都会休耕一段时间,保证土壤有机含量,正是康熙胭脂米品质的第一道保障。

而让康熙胭脂米真正“身价不凡”的,是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富含硒元素这一突出优势,酒厂负责人介绍到,上垌村的土壤本身就带着“硒”,山泉水灌溉、无污染的空气,让胭脂米在生长过程中自然积累了丰富的硒元素,含量远高于普通稻米。

▲图为团队成员查看胭脂米样本。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素有“生命之火”的美誉,不仅能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还能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健康。当地老人常说,村里长寿的人多,或许就与常年吃胭脂米、喝胭脂米酒有关。这种天然富集的硒元素,让胭脂米从普通粮食变成了兼具营养与保健价值的珍品,也让以它为原料的胭脂米酒更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

进入酒坊,只见众多酒坛一一排开,这是去年收成的康熙胭脂米酿的酒,开盖瞬间,米香与酒香交织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酿酒师傅说,用胭脂米酿酒,要遵循古法工艺,经过浸米、蒸煮、发酵等多道工序,全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才能留住米中的营养与风味。正是这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坚守,让这杯藏在山水间的康熙胭脂米酒,既承载着小山村的生态密码,也凝结着种植户们的匠心与智慧。同行成员有幸品尝到51度康熙胭脂米酒:入口是柔和米香与酒液交融,醇厚顺滑,咽下时喉咙却掠过一丝细微的刺感,烈与柔交织得恰到好处。

▲图为酒厂储存去年酿造的胭脂米酒的大缸。

从田间的精心耕种到酒坊的慢工细酿,胭脂米酒的每一滴都离不开这片富硒土地的滋养,更离不开当地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这份在山水间孕育的独特风味,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

康熙胭脂米酒厂不仅坚守品质,酿造的酒水广受认可,更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当地重要的就业载体,酒厂为上垌村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让村民无需远赴他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目前,酒厂年产康熙胭脂米酒近3万斤,在带动康熙胭脂米种植、加工等产业链发展的同时,直接或间接惠及众多农户,跟村民交流得知,有部分青壮年就从外地回到家乡从事种植行业。从田间种植到酒厂酿造、包装销售,各个环节都为村民创造了生计,既盘活了当地的特色资源,又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有力引擎。

▲图为团队成员在酒厂门口与负责人合照。

一壶康熙胭脂米酒,浓缩了上垌村的山水灵秀与世代匠心。从古老的酿酒缸到现代化的生产线,为天下酒厂正以“康熙胭脂米”为媒,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也为阳西乡村振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特色产业为纽带,将富硒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既守护了传统技艺,又带动了一方经济,成为阳西乡村在产业振兴路上的生动注脚。

撰文 | 袁贤忠 杜小慧

图片 | 莫程呈

审核 | 郭佳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杜小慧 袁贤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小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