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郑家宜)2025年7月3日至5日,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红旗先锋队踏上潮汕大地,聚焦名人街、秦牧故居和南盛里,以实际行动探寻侨批文化与红头船精神的时代意义,书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生机,成为各地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潮汕地区的名人街、秦牧故居和南盛里,分别以其独特的骑楼建筑、文学巨匠的成长摇篮以及传统民居群落闻名。这些地点承载着丰富的侨批文化和红头船精神内涵,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其文化元素逐渐被边缘化。

侨批文化作为海外华人与家乡联系的情感纽带,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国爱乡的精神;红头船精神则象征着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开拓意志,对当代社会具有深远启示意义。

调研团队在杨学光先生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名人街、秦牧故居和南盛里。在名人街,团队重点考察了长约800米的明清骑楼建筑群。这些骑楼形成了连廊式商业空间,布局兼顾商业功能与居住需求。骑楼下两层结构店铺的特点,包括木雕装饰的丰富题材及保存完好的商号招牌和广告痕迹,生动还原了当时的商业繁荣景象。杨学光先生还分享了多位名人的感人事迹,使团队深切感受到他们爱国爱乡的精神风貌。

图为杨学光先生正在给团队讲解多位名人的感人事迹

随后,团队参观了潮汕典型的“四点金”民居——秦牧故居。这座民居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由门厅、天井、正厅和厢房组成。故居内设有秦牧生平事迹展览,陈列着他的著作手稿、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杨学光先生详细介绍了建筑特点,如“四点金”布局体现的传统礼制思想、天井的采光通风设计等。后院的一口古井及其使用痕迹,为研究秦牧的成长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为团队成员在秦牧故居内部合影

最后,团队来到占地1.5万平方米的南盛里民居群落。整个建筑群呈“田”字形布局,巷道铺设红砖路面,两侧设有排水沟渠。民居的大门石框门、门楣雕刻以及窗花、梁托等部位的精湛木雕工艺和保留的原始家具和生活用品,为团队研究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资料。此外,融合南洋风格的装饰细节,见证了华侨下南洋打拼的历史印记。

图为团队在南盛里参观

此次调研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系统挖掘了名人街、秦牧故居和南盛里在侨批文化和红头船精神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分析,整理出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和文化数据,为还原历史场景和提炼文化内涵提供了扎实依据。特别是在华侨经济活动与本土文化的互动、文学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性、以及传统民居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等方面,形成了多维度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对侨批文化和红头船精神的理解,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索了可复制的经验模式。从名人街到秦牧故居,再到南盛里,见证了无数华人漂洋过海、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也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心系故土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背景下,这股力量正激励更多人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家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家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