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焦祥玉  张茹娟)7月7日至13日,皖江工学院“投身水利”实践团队在带队老师殷友超的带领下,赴合肥引江济淮水利工程进行实地调研。

“投身水利”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中水淮河安徽恒信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为“投身水利”实践团队就引江济淮水利工程做了初步介绍,同时也让团队成员对于新时代水利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通过会议,成员们学习到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人层面倡导“忠诚、干净、担当”,在做事层面倡导“科学、求实、创新”。

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对合肥引江济淮水利工程进行初步介绍。团队提供

接着参观了引江济淮工程的关键节点——蜀山枢纽和淠河总干渠渡槽。站在世界第一跨度的淠河总干渠渡槽前,团队成员被其雄伟壮观的气势所震撼,据了解,淠河总干渠渡槽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通航水桥、世界首座波折钢腹板渡槽、国内首座钢结构渡槽,总长350米,其建设难度和技术含量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座世界第一大跨度钢结构渡槽的建成,不仅彰显了中国水利建设的雄厚实力,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工程建设单位的详细介绍,团队成员对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进展、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了解到,该工程在建设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数字化施工、智能监控等,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工程还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带领团队去实地对工程进行详细介绍。团队提供

在蜀山枢纽,团队成员亲眼目睹了江水通过泵站被提升至高处,再经过渠道流向淮河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了现代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也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此外,团队成员还深入了解了引江济淮工程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该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收入,还促进了农业、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该工程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这些影响共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后,“投身水利”实践团队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施工现场,在工地现场,团队成员们认真观察工程的施工过程,了解各种施工设备、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员还参与一些简单的施工任务,如测量、记录数据等,从而加深对工程实践的理解。与此同时,团队成员还积极地与工地上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交流,向他们请教问题,了解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带领团队去实地记录数据。团队提供

团队成员来到施工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他们详细了解了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进展、技术难点以及未来规划。同时,团队成员还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他们还利用专业知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建议加强水利工程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他们还建议加强水利工程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利工程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共同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的建议旨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效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践团成员李浩同学表示“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讨论过后,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非常欢迎大学生们来到这里进行实践学习,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年轻人对水利事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更多的水利人才。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团队成员将事先准备好的传单,传单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团队成员表示,这一举动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他们向外界介绍自己的专业时,会感到更加自豪和自信,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忠诚度。同时也锻炼成员们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一举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水利,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和作用,有助于提升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合照留念。团队提供

悟水利精神,践社会责任。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队懂得了在治水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治水思路需要相应调整转变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为不断把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提供精神支撑。团队成员团结一心,高效圆满地完成了实践活动,大家纷纷表示,经过此次实践,提升了自己认识水利、了解水利、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利新青年就应该践行水利新使命,创造水利新辉煌。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焦祥玉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5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