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余心悦 倪御淇)行万里路,方可见乡土中国。为明晰《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适用情况,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立法架构,烟台大学法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队深入山东省16地市,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20日开展共计20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一路有所见、有所学、有所思,我们直达农产品生产一线,亦探访科技强农的技术研发最前端,感农产种植之多艰,观科技赋能之成效。回望来时路,村民亲切的脸庞、质检工作者专注的神情、产业园员工忙碌的身影深深镌刻进我们的脑海,构成书本之外实践课的生动一节。
当司机师傅在回程路上有感而发,向我们自豪地介绍村支书陈书记是真心为民发展农业的好官时,陈书记黝黑皮肤、微驼背的“老农民”形象当即又浮现于我眼前。陈书记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徐家店镇上马山村的村支书。我们惊叹于他对政策下农业发展空间的敏锐洞察力,亦敬佩他将实践技术烂熟于心。当他在整洁办公室、合作社大棚中向我们介绍种植经验时,陈书记因真才实干而练就的侃侃而谈的底气深深折服了我。陈书记既是熟知农业政策的上马山村发展规划师,也是活用上马山村农业生产技术的技术员。这一份博学与多才,为我树立了检验学习成果的新标杆。纸上得来终觉浅,当我见到陈书记以二十余年行动作画笔,在上马山村土地上带领村民绘就农业发展新时代画卷时,我心中欲躬行实践的热血被点燃。书本上的寥寥几笔即可轻易将人的一生带过。而村官村民于田间地头的一次次播种,科研工作者对种苗的一次次培育,农产品产业链上下工作者的一次次尽职敬业,共同筑成了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巍巍长城。时间的积累、实践的赓续,是实现想法向成果转化的炼金石。陈书记的言传身教,深深触动了我。
图为陈书记结合扎根基层多年的经验教训,为调研队成员讲解种植过程中的创新点与问题。通讯员 沈家羽 摄
交流结束前,村民爷爷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嘱托:“你们一定要把问题反馈到村外,要实际地解决问题!”当我们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滨湖镇苏坡村进行调研时,我们有幸与滕州市司法局联合开展关于《山东省食品质量安全条例》的普法活动,并获得了与村民们一对一交流当地农产品种植情况的宝贵机会。村民们讲述自家种植情况时,往往还会不自觉地讲起家事,会关心调研队成员的个人情况。正是交流中时时流露的这份温情提醒我,做社会实践本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村民阿姨自豪地说起,家里有身体不太硬朗的父母需要照顾,但是自己还是能把二十亩地都打理好。在感叹阿姨能干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应重视农村劳动力回流,加强针对乡村的人才引进。作为大学生来开展社会实践,我们应提升在多样信息中提取关键要素的能力,应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我们要听懂“农业背后的故事”,在其中发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要拒绝行动口号化与一味地宏观叙事,于生活的点滴温情中推进实践进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做有温度的课题。苏坡村村民爷爷的期盼、阿姨的关心也恰恰体现了团队的选题具备良好的现实需求基础。实践历程转化而成的文字不应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应肩负选题之初心、他方之助力,回应期盼、解决问题,用青春书写社会实践的满意答卷。
图为调研队参与滕州市“幸福村居 安全相伴”法治宣讲活动的合影。通讯员 沈家羽 摄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经过二十天的实践调研,我们经历了从初拿到选题的激动却懵懂,到收获研究材料、完善研究体系后内心的沉淀与丰盈。知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完成实践后,我们应及时结合现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典型范例,研究其模式推广;应总结现存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反思妥善而普世的解决措施;应发挥法科学子的专业优势,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法治护航。用脚步丈量山东风土,用真心感悟农乡人情,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队的故事仍未完待续而精彩纷呈。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余心悦
声明:未经大学生云报或相关权益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倪御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