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川汉调,非遗传承
邓川汉调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由白族人民创造的独有的艺术形式,是白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反映了千百年来依傍苍山洱海而居的白族民众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传统道德和生活习惯等。
2023年7月9日,中国计量大学量教有为团队出发前往由张子义和赵润香两位非遗传承人管理的邓川汉调传习所,深入了解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邓川汉调。
初次见面时,两位老师就十分热情,在团队成员们参观邓川汉调传习所的同时还拿水果来招待。赵润香老师已经唱了四十多年的邓川汉调,虽然近年来身体抱恙,但听闻量教有为团队要登门拜访后,为了在当天可以更好迎接,还特地在前一天打了针。邓川汉调传习所内摆放着各种民族特色传统器物,如龙头三弦、霸王鞭和白族服饰等。除此之外,邓川汉调传习所内还陈列了老师们参加文化艺术节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墙上挂满了老师们演出时的照片。
参观完毕后,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两位非遗传承人的身边,听他们讲邓川汉调的前世今生。
邓川汉调是白族男女用汉语对唱的山歌,白族话称之为“汉枯”,意为“汉调”。由于是用汉语对唱,所以又称“邓川汉调”,因歌曲形式一般为男女对唱,所以又称“对口山歌”。歌词大都有固定的句式、格律。邓川汉调对唱时以“曲头”起呼,句式一般两句为一段,上句为正词,下句是衬词,俗称应和。一般以一乐段一唱一和,乐段结束时,对方紧接起应和。
两位老师聊到,邓川汉调就是人们在种田上山放牛羊的时候唱,见什么唱什么,即兴演唱,全靠现场发挥,仅仅靠背词无法对答。张老师还和团队成员提及,以前的风俗不像现在是自由恋爱自由婚姻,以前的时代封闭,大多数人认为对好了汉调便能够成为夫妻,但这也间接导致一些封建思想的产生,认为唱邓川汉调的都是风流人。两位老师对团队成员说道,要正确看待邓川汉调,培养学员,把邓川汉调发展下去。
当团队成员问及愿意来学习邓川汉调的学员多不多以及在传承教授他们学习邓川汉调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时,张子义老师表示,思想观念放不开,有思想阻碍的问题存在。两位老师老师还说道:“愿意来,我们就愿意教,村里有在跳舞队的年轻人一面跳舞一面过来学习,注重时间观念,很不错”。
量教有为团队注意到,两位非遗传承人年纪大了,不会熟练使用短视频平台来宣传邓川汉调,但是赵润香老师和张子义老师会坚持去当地的校园里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进行宣传。他们曾在焦石完小举办了“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活动,展演了许多民族歌舞乐节目,让学生们接触到当地的传统文化。张老师对团队成员说:“我们想了很多,小学生,去教他唱,不现实,现在去教他们唱,不太好,但是得让他们知道有邓川汉调这么一个唱法,我们把唱词改一下,改成让他们励志好好学习的词,歌唱祖国,歌唱家乡,但唱法要和我们邓川汉调的唱法一样”。对此,量教有为团队也提出可以在中小学开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推动传统文化与民众生活相结合,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让年轻人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方式宣传传统文化。
两位非遗传承人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培育传承人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扎实开展项目保护传承工作。
聊罢,两位老师们带量教有为团队成员学唱一首邓川汉调——《东山阳雀西山鸟》,表达出情感就可,参与调研的成员分成男女两组,男生站在张子义老师身边,女生站在赵润香老师身边,然后便模仿起旧时白族百姓在两山头对唱的样子,这边唱一句,那边对一句,一遍一遍跟着模仿老师,团队成员在邓川汉调里听喜怒哀乐,在邓川汉调里听白族历史。
在走访调研云南非遗邓川汉调得过程中,量教有为团队认识到,非遗的传承,不单是某个事物,更重要的是非遗的历史和当中蕴含的人民的智慧,以及其中的传承和创新。邓川汉调既能反映先辈的思想观念,也会培育后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共性品格。邓川汉调的传承与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需要增强白族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参与感。它既能做维系白族的凝聚力,也能为白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养分。
邓川汉调的传承发展是一个长期任务,要发挥基层和民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培育传统文化人才,加强理论研究,以创造性转化的眼光看待传统,使邓川汉调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 作者:秦羽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秦羽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