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8月5日讯(通讯员 曹博雯 邢栋 张耘铭)
2023年7月6日,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学院”脚踏实地“社会实践调研团跟随五常市政府乡村振兴局相关人员前往五常市金禾米业基地,在基地内进行了以”现代农业科技助力五常大米发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进入五常市金禾米业基地,该基地直播团队负责人作为讲解人介绍到金禾米业基地是采用国际化设备,科技机械全部是洁净智能化的。在热情欢迎过后,他首先带领社会实践小组成员们来到了室外智能化催芽车间。
在金禾米业基地催芽车间里,工作人员将水稻种子运送到车间后开始进行智能催芽。讲解人说道:“现在的农业基地跟随科技发展,更加智能化,就像催芽这一环节,已经采用了更加智能洁净的方法。”小组成员了解到,过去水稻的催芽方式大多采用水桶加热棒进行,水温差不准确,容易将稻种泡软泡烂,影响育苗时间、秧苗健康。
而与农民传统一家一户的泡水催芽方式相比,金禾米业生产基地采用智能化催芽,按照有机标准,采用无水催芽技术,通过先进催芽设备,精准调节温湿度,保证良好的催芽条件并且实现了水稻种子温度控制、供水间隔时间、喷淋调温等全程智能化管理,既实现了芽齐芽壮,又节约了人力以及时间成本。
图为智能化催芽车间 东北农业大学曹博雯供图
离开室外智能化催芽车间,社会实践小组一行人由直播团队负责人带领来到了金禾米业基地的特色——科普长廊。众人换上一次性鞋套与工作帽后,进入了一楼长廊。
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放在右侧通道的古代工具,例如,犁、耙、镰刀、脚踏式稻谷脱粒机、石碾等等。实践小组的成员们听着讲解人介绍古代工具的用处,都对此很感兴趣。
接着讲解人带着众人前往二楼长廊,与一楼相比,二楼长廊充满了科技气息。
社会实践小组成员们对眼前的许多科技化机械化设备感到好奇与震撼。大米的加工过程已不
再需要人工使用古代工具,而是利用科技农业机械来完成,例如,立式砂辊碾米机、MLGQ
气动砻谷机、MMJX复式回转白米筛、600臻等等一系列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减少了劳动强
度,而且也能提高产品质量,0.1毫米的玻璃都能被筛选出来。同时,这些设备并不需要人
工操作,加工车间通过DCS智能操作管理系统来实现运转。
据讲解人所说,全自动生产线大大减少了劳动力,从八个人操作到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大米加工的过程。除了全自动化生产线,车间内还含有自动化螺旋输送、智能码探机器人等,都大大提高了大米生产的效率,减少了操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同时,小组成员们也了解到,大米加工车间只在晚上运作,为了达到节能降耗,节约成本的作用。
图为全自动生产线 东北农业大学邢栋供图
跟随直播团队负责人的步伐,社会实践小组又来到了自动化包装车间360度全景观景台,通过他生动的讲解,成员们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发展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提升。
传统上,大米需要手工从储存地点运送到包装线上,然后再进行包装。现在,有了自动传送带、机械臂等设备,就可以实现大米的自动运输。讲解人说道:“现在通过自动化包装车间,从八个人的操作到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社会实践小组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设备能够准确地将大米从储存库或储罐中取出,并按照预定的路径输送到包装线上的相应位置,大大加快了物料的输送速度和准确性。
大米自动化包装车间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相信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下,未来大米的包装科技手段还会不断发展壮大,为大米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图为自动化产品包装车间 东北农业大学张耘铭供图
本次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让社会实践小组在五常金禾米业基地的科普长廊中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化机械化的强大力量,与过往大多数采用人工手段的农业相比,现代科技化农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希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变革能够更加普遍地落实到更多的农业基地上,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图为社会实践成员与乡村振兴局人员合影 东北农业大学曹博雯供图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曹博雯 邢栋 张耘铭
声明:未经大学生云报或相关权益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朱立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