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犹如一部镌刻着民族记忆、情感与智慧的鲜活史书。它以质朴的线条与斑斓的色彩,在民间艺术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不仅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更承载着千年的深厚底蕴与人文精神,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意义非凡。

为积极响应 “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深度探寻剪纸艺术的迷人魅力,东北农业大学 “匠心传承,妙笔生花” 社会实践团队精心策划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剪纸文化探索之旅。12 月 22 日,团队成员怀着敬畏之心踏入黑龙江省博物馆,通过馆内丰富的藏品与详实史料,开启对剪纸艺术的初步溯源。紧接着,1 月 8 日,实践团来到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湖滨街道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崔氏剪纸工作室,在 “崔氏剪纸” 传承人戚玉恒老师的引领下,开启深度探索。戚老师虽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他热情地向成员们讲述崔氏剪纸的起源发展与独特寓意,并现场展示精湛技艺。成员们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尝试创作,深刻体会到剪纸艺术的魅力与非遗传承的意义。

校园行:新青年勇担传承使命

传承非遗文化,青年责无旁贷。“匠心传承,妙笔生花” 实践团的成员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在结束工作室的学习后,带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责任感,奔赴各地校园,采用精心制作的 PPT 进行入校宣讲,为传播非遗剪纸文化全力以赴。

在校园的一方天地,匠心传承妙笔生花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以青春之力,为非遗剪纸文化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踏入校园,成员们化身非遗使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展示,向同学们揭开剪纸艺术的神秘面纱。从古老的起源传说,到精湛的技艺流派,每一个故事都扣人心弦。为了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他们耐心指导,手把手教大家折叠、裁剪,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对剪纸的好奇与热情。

匠心传承,妙笔生花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知 PPT 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在 PPT 中融入大量高清剪纸图片,从细腻精美的花鸟鱼虫剪纸,到气势恢宏的民俗场景剪纸,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剪纸艺术的多样风格。同时,精心设计动画效果,在讲解剪纸步骤时,以动态形式展示纸张的折叠、线条的勾勒和剪刀的裁剪,仿佛带领同学们一起操作,让同学们感受到剪纸艺术的趣味性与挑战性。同学们被深深吸引,积极互动,团队成员解答疑问,并现场指导简单剪纸技巧,激发了同学们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

团队还精心准备了80余份非遗剪纸小产品与传单。传单上,图文并茂地介绍剪纸文化,从工具材料到创作步骤,深入浅出。而那些小巧玲珑的剪纸作品,或为灵动的花鸟,或为寓意吉祥的福字,每一件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

这些新一代青年,不仅传承剪纸文化,更赋予其时代新意。他们结合现代审美,设计出一系列新颖的剪纸图案,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青年对非遗的担当,让剪纸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在更多人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 PPT 入校宣讲的方式,在各地校园掀起了一股非遗剪纸文化的热潮。在校园内,同学们对剪纸艺术的兴趣空前高涨,许多学校将剪纸艺术纳入社团活动和课后服务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深入学习剪纸的机会。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因剪纸艺术的融入而更加浓厚,校园文化墙上出现了同学们创作的剪纸作品,课间讨论中剪纸艺术成为热门话题。

此次 “匠心传承,妙笔生花” 非遗剪纸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在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团成员们用青春的热情、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行动,让非遗剪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剪纸艺术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冬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冬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8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