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和美乡村发展情况,2023年7月11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文法学院赴宣城市泾县“和美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宣城市大南坑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采访了茶厂负责人、茶叶售卖公司负责人、麦穗小院老板。
第一阶段:采茶制茶,拉动就业
在茶厂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茶叶生产车间,负责人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茶叶的生产、仓储、销售流程,让队员们对于大南坑村产业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采访中负责人告诉我们“我们茶叶的生产全部由自己完成,部分流程需要额外雇佣工人”每年的四、五月份,村里就进入紧张的采茶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行动起来。上午采摘的茶叶,下午晾干,就可以进行制作,基本上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做出成品。在这个过程中,茶厂会雇用大量的村民以及村外的工人,采茶工人一般来自外地的比较多,因为本地的一般自己家都有茶叶要采摘,而采茶工人一般一天180左右,也是一份不错的收入。制茶主要是由村民来进行,制作茶叶的工人的工资不一样,因为需要的技术难度比较大,根据质量来给村民工资。但是无论何种方式途径,大南坑村每年的采茶制茶季节都大大拉动了当地的就业,为村民们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图为调研团队于茶厂采访负责人。 张琦 摄
第二阶段:传授技艺,富裕生活
随后,我们还采访了当地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茶叶售卖公司的负责人。她告诉我们,他们现在主要从村民那里收购成茶,然后通过各种平台进行茶叶售卖活动,例如他们会在抖音平台直播卖货,再加上线下的固定单,每年都能把村民们制作的当地特色的“兰香茶”都卖完,甚至有时还不够,还需继续扩大产业。我们都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并向负责人询问这之后的成因。原来,在二十多年前,负责人发现了商机,觉得“兰香茶”有其特色,发展前景广阔,在村里干部的帮助下,她成立公司,引进设备,并且请精通制茶的师傅给村民们传授技艺,等村民熟练后,引导村民自己采茶制茶,将成品收购由公司统一售卖。负责人骄傲地告诉我们“我们的技艺有市级非遗,得到了认证。”虽然现在不少手艺比较好的制茶工人,年龄都比较大了,但是在村里的鼓励带动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去学习”。不少村民通过采茶制茶每年可以收入好几万,甚至十几万,村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们一致认为大南坑村的村民们找到了一条生产富裕的正确道路,值得其他村庄借鉴学习。
图为调研团队于茶叶售卖公司采访负责人。 张琦 摄
第三阶段:以茶会友,发展文旅
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村里的一家独具特色的茶饮小店——麦穗小院。“我们现在主要是茶旅融合发展,建设茶旅小镇,旅游的人多了,吃住农家乐之类的产业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小店老板的介绍,我们得知,大南坑村除了体系完整的茶产业,旅游业也十分发达。几年来,村里借助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兰香茶”茶叶,发展特色茶旅产业,茶饮店、农家乐、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再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大力宣传,每年的暑假都出现了旅游旺季的境况。当然这也离不开当地政府、村中干部的支持,小院老板十分感谢当地的政府给予他的帮助,从招商引资到外部宣传,政府都出了不少力。可以说没有政府的重视,也就没有大南坑村初具规模的文旅产业。
本次调研与大南坑村的茶产业生产、制造、销售负责人以及茶旅产业代表负责人对话,深入各个阶段内部,探索其中的发展路径。我们深感乡村振兴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本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致富道路。
图为调研团队于麦穗小院采访老板。 张琦 摄
作者 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