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1月5日讯(通讯员 吴文怡) 近日,一位来自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共青团员吴文怡,在江西农商银行的服务大厅里,正身着志愿者服装穿梭其间。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她放弃休闲时间,以助学贷款志愿者的身份在自己的家乡——吉安永新坚守近两个月,协助审核材料、宣讲政策,用青春力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子铺就通往大学的道路。
深入实践情系学子
她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工作人员进行资料审核、政策宣讲。每天,她都会早早来到工作的地方,开始一天的忙碌。面对堆积如山的申请材料,开始细心地逐一核对,确保每一份资料都准确无误。
她深知,对于许多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而言,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而生源地助学贷款,正是那把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让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都能得到滋养。这份使命感,也让她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刚开始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较少,等到八月底学生们都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便多了起来。除了要和学生以及家长沟通交流好,她还要和一起工作的志愿者协同合作,争取在工作上细致认真,不耽误时间,不犯粗心的错误,让学生和家长少花时间,有序办理。

▲图为志愿者协助办理助学贷款第一天
共筑美好未来
近两个月的志愿者经历,带给她的,是爱与付出的感动,是与人相处真切的感悟。有形形色色步履匆匆的同龄人,也有为了孩子不问付出的无私的父母。每天都在不停地收获,在别人的故事里,在眼前的真情中,志愿者跟所有同龄大学生一起成长,也总会有一天,一起蜕变。
江西农商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给了每一个因为家庭困难而对高额学费一筹莫展的孩子途径。在这群尚无能力独立承担学费的学生面前,助学贷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签下合同,不用再有高额学费的压力,同时却化作大学生活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几个春秋过去,他们羽翼渐丰,便足够靠自己撑起一小片天空。而这,就是她最想看到的结果。
还记得贷款系统不稳定的那个上午,几十多个学生挤在并不算宽敞的办理大厅,很多学生和家长是一上午几个小时才赶到了这里,可是没有一声抱怨的声音,大家不约而同只是安静地等待系统恢复。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她的行动被赋予了价值。家境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人堕落的理由,越是清苦,人才更应该充满斗志,像破竹而出的翠竹,坚韧而不拔。只要心中始终有爱,世界上很多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有一天都能够享受阳光的沐浴。

▲图为志愿者在办理途中帮助学生线上操作
成长与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与蜕变。首先,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面对不同的群体,学会了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和沟通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解决问题;其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责任”二字的含义。作为志愿者,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帮助他人的责任,更是传递爱心、传递希望的使命。这份责任让她更加珍惜每一次帮助他人的机会,也让她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韧不拔。
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她对家乡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她看到了家乡人民对教育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也看到了家乡在教育事业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并且意识到,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她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份情感驱使着她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

▲图为志愿者在办理途中遇系统不稳定,学生及家长在大厅有序等待
回首这段经历,她深感荣幸与自豪。作为一名生源地助学贷款项目的志愿者,她见证了许多家庭的希望被点燃,也见证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与蜕变。她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共同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愿大家都能以爱之名,共筑助学梦,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通讯员 | 吴文怡
撰文 | 吴文怡
图片 | 吴文怡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文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文怡 责编:赵先声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