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为国铸剑,星核长明”陕西师范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走进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校,为高2026届21班的46名学生开展了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科学认识核辐射”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互动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在青少年中弘扬爱国精神与科学精神。

图为活动照片

红色精神与科学普及的有机结合

宣讲团成员从“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切入,讲述了邓稼先、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研制“两弹一星”的感人事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们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核辐射知识讲解环节,宣讲团成员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从辐射的基本概念入手,用太阳辐射作类比,帮助学生理解辐射是以粒子形式传播能量的过程。宣讲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并介绍了辐射监管体系及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核技术为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

图为活动照片

创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本次活动采用了“理论+互动”的双重模式,不仅注重知识传递,更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问和游戏,现场气氛活跃。宣讲团成员通过《生活中的核辐射》PPT,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复杂的科学概念。他们列举了不同活动接受到的辐射剂量,让学生对辐射剂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缓解了对核辐射的错误认识和恐慌。

图为活动照片

科学启蒙与精神传承的双重成效

本次活动实现了科学启蒙与精神传承的双重目标。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增强了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还系统学习了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能够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核辐射。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耐心解答学生疑问,进一步巩固了宣讲内容。通过互动交流,学生们对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激发了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后续系列宣讲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宣讲团成员表示将继续优化内容与形式,让核科学知识普及与爱国主义教育在更多学校落地生根。

核技术应用​​已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医学上的放射性治疗,到农业中的辐射育种,再到工业领域的管道探伤,这些应用都在默默推动社会发展。随着宣讲活动的持续开展,更多青少年将理解科学技术的双重价值:它既是强国之基,也是惠民之本。这种认知将激励年轻一代以科学家为榜样,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重任。

(撰文:薛如蓝、罗雅雯、宋卓妍)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薛如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薛如蓝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4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