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0月15日讯(通讯员 扎西曲吉 孙霖鑫)2025年暑期,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西藏民族大学“我们在一起”青藏铁路推普执墨振兴团组建四支分队50余名师生,深入青藏铁路沿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六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进铁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等方式,为群众发放推普宣传册及海报2000余份,赠送书法作品500余幅,活动覆盖20余个村(社区),旨在以“有形”之举筑牢强国语言基石,以“有感”之温凝聚人心,以“有效”之为助力乡村振兴,在雪域高原书写了青春与振兴交融的崭新篇章。
广度覆盖:以“有形”足迹,让普通话在流动中生根
推普的第一步,是用脚步丈量需求,让“推普”的种子在广阔的田野中落地生根。青藏铁路成了实践团“流动推普”的第一站。在候车大厅、列车车厢里,志愿者们手持“推普”宣传页,把每一次耐心宣传指导都化作沟通的桥梁。藏族大叔从发音的生涩到准确念出词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列车上返乡大学生接过宣传页,郑重地说到:“我们一定要带回家,让家人认真学习。”这些温馨动人的瞬间,这一刻“推普”具象化。
▲图为在拉林铁路动车上实践团队开展“推普”宣传活动
在这里,“推普”不再是静态的宣讲,而是列车上的“移动课堂”,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架起了无分彼此的沟通之桥。
▲图为实践团师生在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街道恩惠苑社区调研,为群众发放“推普”宣传册
社区是语言交融的“生活场”。在恩惠苑社区,实践团结合实际,将普通话培训与反诈防骗小知识、民俗歌谣等相结合,让学习普通话成为邻里互动的纽带。“以前张大妈说的方言我半懂不懂,现在一起学‘防骗三句话’,不仅学会了反诈知识,普通话也讲得流利了!”次仁大妈的话里,为此次实践提供了坚实印证:当普通话成为邻里间的“通用钥匙”,和谐便架起了最朴素的桥梁。
深度根植:以“有感”温度,让普通话在传承中结果
推普的根基,藏在校园的琅琅书声里,融在家庭的暖暖亲情中。
▲图为实践团师生在林芝市第二小学门口发放“推普”宣传册
这些“有感”的瞬间,正是认同生根的开始。实践团针对不同学段设计分层教学:林芝市第二小学门口,邵卉芳老师分发着图文并茂的“推普”宣传单,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亲身感受到了推普的温暖。在林芝市第一中学的思政课上,扎西曲吉队长带领同学们用普通话分享红色故事,共唱《北京的金山上》等民族团结进步歌曲,普通话唱出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鸣。
▲图为实践团在林芝一中高一(5)班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
让推普走进寻常百姓家。东嘎社区的扎桑老人家里,志愿者索郎卓嘎正耐心地教授老人微信语音和视频通话的常用语。当老人第一次流利地用普通话说出“儿子,妈想你了”,屏幕那端的子女眼眶湿润了,这简单的问候,跨越了千里的距离。198个参与“亲子阅读计划”的家庭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父母陪伴孩子学拼音,用普通话讲铸牢故事,家成了文化传承最生动的课堂,而紧握的双手、眼中的笑意,正是“有感”最鲜活的注脚。
▲图为实践团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双语课堂示范乡村鲁固社区的“双语学习小课堂”内开展“推普”活动
▲图为实践团走进八一社区十八军家属陈秀英家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力度助效:以“有效”实践,让普通话在发展中赋能
推普的实践意义,在于让语言成为发展的“引擎”。当普通话与生产、经营、治理相遇,便催生出看得见的实用价值。
▲图为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合影
青稞田埂上的“田间课堂”里,汉藏双语的农业技术音频正被反复播放。“以前技术员讲的‘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听不懂,好种子不敢用。”村民卓玛举着手机笑,“现在跟着音频学,按方法种下去,能增产!”
▲图为在日喀则市岗巴县昌龙乡昌龙村进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讲活动
非遗工坊里,语言的力量同样强大。强巴林氆氇编织合作社负责人多吉算了笔账:实践团结合电商需求设计的双语产品说明书,加上“普通话直播话术”培训,让“氆氇的故事”被更多内地顾客听懂,订单量较同期上涨,即便排除了旺季的影响,推普工坊的订单量显著提升。智孔朗瑕传统服饰合作社的15名绣娘,用普通话在直播间介绍藏绣的吉祥寓意,促进增收致富。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新订单,印证了普通话作为“市场语言”的实用功能。
▲图为实践团在拉萨民委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交流座谈会
深入机关与企业,推普更成了效能提升的重要抓手。在乡镇政务大厅,推普培训后工作人员改用普通话讲解政策,有效提升了群众办事的满意度;每一句标准的普通话,犹如效能提升的“加速器”,默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而强大的动力。
▲图为实践团在拉萨市城关区娘热街道吉苏村志愿者开展“推普支教”活动
▲图为实践团在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祥和苑社区实践团队与同学们齐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以语为媒,共赴未来。青藏铁路推普执墨振兴团的实践活动,是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四支团队,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印下的是“有形”的坚实足迹;各族群众手相握、心相连的温情故事,留下的是“有感”的温暖印记;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推广普通话、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等,共同书写了“有效”的扎实成果。三者层层递进,最终汇聚成一份以实干赢得的圆满答卷,收到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嘎拉村、鲁固社区等的感谢信。
这场青藏铁路推普之旅,证明了普通话从来不仅是语言沟通的桥梁、文化交流纽带,更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是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发展密码,是青春力量融入时代洪流的奋斗坐标。50余名师生将专业实践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点滴暖心事,那条由推普架起的连心桥,终将通向更繁荣、更团结、更温暖的未来。
撰文 | 扎西曲吉 孙霖鑫
图片 | 西藏民族大学青藏铁路推普执墨振兴实践团
审核 |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扎西曲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扎西曲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