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宋俐瑶 马洪怡)近日,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津彩生工・先锋红途”实践团前往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黑坨村,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大钊精神”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故居藏往事,历史有温度

实践团首先来到李大钊故居。这座青砖灰瓦的北方院落里,先生手植的丁香树、石碾等物件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东厢房的土炕与煤油灯,让人联想到少年李大钊苦读的身影;西厢房的《天演论》复刻本,则见证了他“创建青春之国家”的壮志。随后,在村支书范红立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李大钊手迹作品展与少年李大钊教育馆。泛黄手稿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字迹,以及影像复原的历史片段,让成员们更立体地感知到先生探索救国道路的艰辛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定。

少年传星火,精神永赓续

离开故居,实践团抵达李大钊纪念馆,一群身着校服的小讲解员主动上前,为大家讲述李大钊先生的生平事迹。他们分工协作,从“寻求救国真理”的青年求索之路,到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坚定选择,再到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等,小讲解员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递着对先辈的崇敬之情。这一场跨越年龄的红色对话,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

对话守土者,传承有心声

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在肃穆与感动中落下帷幕,实践团对红色精神的探寻却从未止步。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大黑坨村范书记和李大钊故居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范书记回顾了大黑坨村从新中国成立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大钊先生当年追求的‘庶民的胜利’,如今在我们村里处处可见”,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讲解员李玙璠分享了自己守护红色记忆的初衷,她表示,传承家乡的红色文化是自己的义务,也是热爱所在。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在行走中重温了历史,更在与坚守者、传承者的对话中,读懂了红色精神的时代分量。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当以李大钊先生“青年者,国家之魂”的嘱托为指引,将大钊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科研攻关、服务社会中勇担使命,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赛道上焕发新光彩,以实际行动续写时代华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4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学子频道
16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