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行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尽,平顺县的乡间小道上已跃动着一群年轻的身影。近日,长治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团带着赤诚与专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其用医者的温度融化隔阂,用调研的脚步丈量需求,用科技的视野点亮未来,让青春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医心入乡,让健康服务"落地生根"
"大爷,您这膝盖疼得厉害,平时可别总蹲在地里干活,给您画个康复操示意图,跟着练准管用!"在东寺头村的临时诊疗点,骨科专家握着村民的手,边说边在纸上一笔一划勾勒膝盖康复动作。纸上的线条虽简单,却藏着最贴心的关怀。实践团的同学们则围在老人身边,把专业的健康知识翻译成"土话方言":"婶子,这降压药得像喝小米粥似的按时吃,不能一顿多一顿少",生动的比喻让老人们听得频频点头。
诊疗台旁,急救知识培训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同学们跪在草席上演示心肺复苏,村民们围成一圈,跟着"一压二吹三观察"的口诀反复练习。有位大妈学得认真,练到手掌发红也不停歇:"学会这本事,不光能救自家人,邻里街坊有难处也能搭把手!"从专业诊疗到急救培训,从专家坐诊到学生宣讲,这场医疗帮扶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只有接地气的温暖与实在,让健康的种子真正播撒进乡亲们的心里。
田野问计,让产业智慧"破土而出"
平顺的山坡上,党参藤蔓在风中轻轻摇曳,这抹翠绿是乡亲们的"致富草",也是实践团队员们的"调研课题"。清晨的露水还挂在叶片上时,队员们已跟着"土专家"大姐钻进了种植基地。"选苗得看根须,要白要密;追肥得用农家肥,肥力才够稳",大姐边薅草边传授秘诀,队员们蹲在地里,笔记本上记满了"土经验",指尖沾满了泥土也毫不在意。
从田间地头到现代化车间,调研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潞参中药科技产业园,自动化清洗流水线正将新鲜党参冲刷得干干净净,烘干、切片、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让队员们惊叹不已。"传统种植有讲究,现代加工有门道,但中间还差个'桥梁'!"队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建立种植档案追溯系统""开发党参养生茶饮礼盒"等建议,字里行间满是让"土宝贝"变身"金招牌"的期待。他们深知,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这田间的泥土与车间的机器声里。
科技筑梦,让创新火种"燎原生长"
"只需喊一声'开灯',天花板的灯就亮了;说句'拉窗帘',窗户就自己合上了!"在AI未来体验中心,智能家居设备的神奇操作让队员们发出阵阵惊叹。同学们好奇地触摸着语音控制的厨房电器,感受着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捷,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向往。而在奥泰医疗的展厅里,一台台国产高端影像设备静静陈列,研发人员讲述的"从跟跑到领跑"故事,更让大家心潮澎湃。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姚佳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佳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