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浙江顾渚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多元发展路径,7月20日至31日,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 “阡陌顾渚振兴小队” 赴浙江省长兴县顾渚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化探访等形式来探寻顾渚乡村振兴密码。
顾渚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拥有从唐代延续至今的茶文化基因,大唐贡茶院遗址、紫笋茶制作技艺等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旅产业在此碰撞融合。实践团队围绕 “古村焕新” 主题,系统考察了当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现状。
在为期 12 天的实地调研中,团队走访了 495 家农家乐中的 8 个典型样本,涵盖传统家庭经营、中高端民宿转型及合作社统一运营等模式,发现当地已形成 “茶文化体验 + 生态休闲” 的特色产业链,2023 年旅游收入达 13.1 亿元,90% 以上农户参与旅游相关产业。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团队了解到顾渚村通过 “农贸市场出租 + 农家乐管理费” 等方式,2023 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 841 万元,探索出 “集体收益共享” 的治理新模式。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村干部交流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农家乐负责人交流
文化传承是此次实践的重点。团队先后探访大唐贡茶院、寿圣寺等文化地标,系统梳理紫笋茶制作技艺、茶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中,发现青年断层问题突出 —— 仅 20% 年轻人能熟练掌握传统制茶技艺。为此,团队结合调研数据,提出 “祖孙茶道课”“短视频技艺传播” 等创新建议,获当地文旅部门认可。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大唐贡茶院工作人员合影
实践期间,团队还深入富硒山居等现代农业示范点,考察 “富硒农产品 + 乡村旅游” 的融合模式,见证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成效。通过分析 100 份村民问卷,团队总结出顾渚村发展面临的同质化竞争、数字化能力不足等瓶颈,并形成包含 “建立农家乐联盟”“开展电商培训” 等对策的调研报告。
“这次实践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村民房前屋后的真切变化。” 队长宋英杰表示。团队已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实践成果,累计阅读量超 1200 次,后续将持续跟踪顾渚村发展,为古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此次实践实现了 “行走的思政课” 育人目标,让学生在田野调查中深化了对 “乡村振兴” 战略的理解,真正将课程搬到了祖国大地上。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子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子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