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今年暑期,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匠心绿电”劳动教育实践团分赴北京、浙江、云南、山东、河北等多地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沉浸式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电力设备制造、电网运维、新能源发电等一线岗位,在“学思践悟”中锤炼专业技能,感悟工匠精神,为成长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后备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筑基——从“课堂认知”到“生命防线”。实习首周,各企业均以“安全第一”为核心开展系统培训。在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实践团签署实习协议并参与安全规程考核,通过真实事故案例剖析带电操作规范;云南电网昆明供电局则以VR技术模拟高压触电场景,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安全红线”的千钧分量。“三级安全教育不仅是流程,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基石。”参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实训的陈科全同学感慨道。在保定四方三伊公司,安全员带领学生绘制厂区安全逃生路线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安全生产意识防线。
知行合一——在“真操实练”中深化专业认知。围绕“理论验证—技能锻造—工程思维”培养主线,实践团在各企业展开多维度实操训练。
在技术研发领域,北京清畅电力的智能制造基地里,学生们见证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从钣金切割到成品调试的全流程,亲手操作毫米级精度的加工设备,理解“工艺标准是质量生命线”;东方电子集团的联调室中,高速贴片机与AGV智能转运系统的协同运转,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孪生技术如何赋能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能源生产一线,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公司的工程师带领学生手持巡检记录表,沿机组设备排查关键参数,将《电力系统分析》中的等值电路模型转化为“需要实时调节的上千个工况参数”;国网冀北电力技能培训中心的火电厂仿真平台上,同学们通过锅炉上水、等离子点火等操作,深刻理解“同步发电机功角特性”背后的工程复杂性。
在智能电网领域,烟台东方威思顿公司的电能表生产线成为“精度课堂”:从电路板焊接到物联网电表调试,学生们跟踪每道工序,体会“毫厘之差关乎千家万户用电安全”;昆明供电局的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内,实时跳动的电网数据大屏让团队成员明白“每一条调度指令都是系统协同的精密计算”。
文化浸润——从“工业现场”到“精神谱系”。实践团同步开展“企业精神+行业历史”双轨文化学习。在石龙坝水电博物馆,“用实核明碑”的廉洁记录、“功建名垂碑”的责任铭刻,与百年运转的“功勋机组”共同诠释了“实业报国”的初心;浙能兰电的“君子兰文化”探访中,学生们通过兰溪市博物馆研学,理解企业“高尚谦和、清雅不屈”的精神内核;北京清畅电力的“开关柜制造工艺答疑会”上,宫保华经理以“防护等级与可靠性平衡”的案例,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象化。
实践团指导教师甄栋夫表示:“此次实习实现了从课本公式到工程实践的认知跃迁,让学生在真实劳动场景中读懂了‘电力安全’的千钧分量,这正是劳动育人的核心价值。”
此次跨区域、多场景的实习实训,是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未来,院系将持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以“匠心绿电”品牌为依托,打造“理论验证-技能锻造-精神培育”三维育人平台,助力学子在服务“双碳”战略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书写青春答卷。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菁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