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葛金翠、成端祥、陈艺丹、隆齐宇、黄杨、陈思露2025年7月10日-7月16日,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10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智青献乡”实践团深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安村,围绕应急救护、教育启蒙、文化传承、科技普及、产业赋能及安全保障六大维度,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团队以"精准对接需求,实干助力振兴"为宗旨,通过10余项特色活动,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用专业所长谱写惠民新篇章。

图为志愿者们举行三下乡出征仪式

急救技能扎根乡土,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针对乡村突发健康危机应对能力薄弱的现状,团队聚焦心肺复苏(CPR)与海姆立克急救法两大实用技能,开展“理论讲解+场景模拟+实操演练”专项培训。通过智能模拟人教学,村民们掌握了“30次按压+2次通气”的CPR核心流程,在两两互查、情景复盘中建立应急思维;结合“剪刀石头布”口诀教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让不同年龄层村民快速掌握成人、儿童施救及自救技巧。活动覆盖村民、学生、村干部等60人,多数参与者能独立完成规范操作,为乡村织就一道“乡土生命护盾”。

图为志愿者们深入老人家调研

图为心肺复苏现场教学

教育赋能点亮童心,播撒留守儿童希望

团队以留守儿童成长需求为导向,打造系列启蒙教育活动。“破冰暖童心”素质拓展中,自我介绍接龙与保龄球游戏打破陌生壁垒,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会协作;“匠心筑梦”宣讲通过鲁班造锯、赵州桥建造等古今故事,结合“纸塔工程师”实操游戏,让“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扎根童心。

图为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玩破冰游戏

图为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做纸塔游戏素质拓展

柳铁学子隆齐宇以“专业第一”“技能证书达人”的成长经历,用“睡前列清单”“喊口号练协作”等小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优秀藏在细节与责任里”。榜样的力量激发了乡村儿童“我也能试试”的勇气,为他们打开了成长新视野。

图为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制作电路实验

图为孩子们参观3D打印模型

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在文化传承方面,团队面向6-12岁儿童开展非遗剪纸体验,以“折小被子”“画小月牙”等童趣教学,让孩子们独立完成“福字窗花”“团花”作品,在剪刻中触摸传统艺术温度。科技普及则通过“小小电路工程师”与3D打印体验,用“电流跑道”“挤奶油叠层”等生活化比喻,让孩子们在点亮LED灯、用橡皮泥模拟3D打印的过程中,感受科学与创新的魅力。

图为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的剪纸合影

宣传赋能茶文化,助力新安产业振兴

为助力产业振兴,团队清晨4点踏雾采茶,亲身参与制茶流程,在劳动中深刻领悟“一片叶子托起一座山村”的致富故事,用汗水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通过深入挖掘新安村茶文化资源,参与茶园劳作、工厂炒茶,大学生团队将为新安村水融香茶园制作推广短视频,通过短视频推广吸引潜在客源,推动新安文旅融合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新安村村民合照留念

此次实践中,同学们收获满满。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不是理论试验场,而是需要用同理心与精细化服务深耕的土地。”未来,柳铁学子将持续跟踪培育实践成果,以更扎实的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持久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艺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艺丹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0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