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许宗儒、陈慧)8月的井冈山,苍松翠柏间回荡着青春的脚步声。15日,宁波职业技术大学“青春向党·星火传承”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在革命圣地的第四天实践中,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双手触摸历史脉搏。他们在斑驳的旧址前驻足凝望,在传统的技艺中感悟精神,让井冈山的星火在年轻的心灵中愈发明亮。

医者仁心:小井医院里的生命坚守

▲图为实践团在小井红军医院前的合影

小井红军医院旧址保存着革命战争时期珍贵的医疗文物。斑驳的木质手术台、简易竹制医疗器械、手写医药配方,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艰难岁月。展柜中陈列着用竹片削制的手术器械、食盐配制的消毒液等自制医疗用品,展现了医护人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智慧与坚守。“当时没有麻醉药,伤员只能把手脚绑起来才能进行手术。”讲解员的声音在狭小的展室内回荡。墙上悬挂的老照片中,医护人员在油灯下专注手术的身影,与窗外苍翠的井冈山形成鲜明对比。实践团成员凝视这些展品,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年代医者仁心的伟大力量。

星火永耀:朱毛旧居里的思想之光

▲图为实践团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

在井冈山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内,一盏斑驳的煤油灯静静摆放在简陋的木桌上,灯罩上岁月留下的烟熏痕迹清晰可见。旁边的青石砚台表面已被磨得发亮,与几支褪色的毛笔共同诉说着那段挑灯夜读的岁月。实践团成员站在旧居前的古树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微课,斑驳的树影洒落在年轻学子们的身上,与屋内那盏煤油灯的影像交相辉映。这些静默的文物不仅记录着革命先辈的生活点滴,更闪耀着在困境中坚持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光芒,让前来参观的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可以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

不朽丰碑:烈士陵园的灵魂叩问

▲图为各位学员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名录大厅倾听学习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苍松翠柏环绕着巍峨的纪念碑,数万位烈士的姓名在纪念墙上熠熠生辉。实践团成员列队拾级而上,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实践团成员叶凯淇缓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上的挽联,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先辈的无限敬仰。讲解员轻声讲述着先烈们平均不到30岁就献出生命的壮举,松涛阵阵中,年轻学子们静默肃立,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深切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草鞋记忆:指尖传递的红色基因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编织草鞋

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教室中,金黄的稻草在新时代青年手中焕发新生。同学们围坐成圈,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以红军传统工艺编织革命草鞋。粗糙的草绳在年轻的手掌间翻飞,每一道编织都倾注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两小时的实践教学,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掌握了传统技艺,更深刻体会到“草鞋精神”的时代内涵。这场生动的思政实践课,让井冈山精神通过劳动教育深深植入青年学子的心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教育,在井冈山这片革命热土上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这场生动的思政大课,不仅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更激励着广大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宗儒、陈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宗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66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