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赵艺茗 马艳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六盘山下,彭阳的山野间藏着一颗颗“硬核”宝贝——山桃核、杏核。这些“硬核”宝贝是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但农户们也面临着“优质核难卖优价”、“种植技术待提升”等现实挑战。7月25日至30日,宁夏大学润泽书院“核力无穷帮帮团”的青年学子们深入宁夏彭阳县古城镇、新集乡等地,以“核聚彭阳·云端助农——基于线上农技赋能彭阳县山货品牌化增值行动”为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帮扶、产业链对接等方式,为当地果核产业注入青春动能,践行“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使命担当。
一、产业链深度调研:从田间到车间,解码“核”的价值跃迁路径
为精准把握果核产业痛点,团队以“全链条追踪法”开展系统性调研。在古城镇农贸市场,队员们搭建“农技科普驿站”,为村民分发印有“山地果树水土保持”“病虫害防治”等要点的宣传手册,仔细记录果核收购的渠道与价格。从果农口中,成员们得知:“好核卖不出好价”“收购渠道单一”“桃树如何修剪才能多结果”等是最头疼的难题。
图为实践成员为当地农户分发宣传手册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问题,成了团队接下来工作的“指南针”。顺着果核的“旅程”,团队先后走访了彭阳县罗志俊粮食收购服务中心、平凉风林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与收购人罗小平和负责人马风林深入交流,详细采集不同规格果核的市场行情、加工企业需求标准等信息,实地观摩山桃核从破壳、取仁到转化为食品原料的完整过程,了解到“初级果核→深加工产品”的价值提升空间可达3-5倍,为后续对接优质收购渠道奠定基础。
此后,在彭阳县栖凤食品有限公司,队员们继续深挖“果核+果肉”协同开发模式,梳理出从鲜果采摘到果脯加工、果核雕刻的“1+N”增值路径,为后续对接高端加工企业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实践成员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
二、云端农技赋能:搭建“专家-农户-青年”三维帮扶体系
“我们家的玉米,颗粒不饱满是什么原因?”“可以讲一讲整个收购加工的产业链吗?”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线上农技赋能成为突破地域限制、解决技术难题的关键。团队采用“线上专家问诊+线下科普互动”的创新模式。通过抖音等直播平台连线农业专家老师,结合彭阳山地气候特点,针对农业种植中的“土壤保墒”“修剪技巧”等问题现场为农户们进行答疑解惑。这种“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科普方式,让农技知识真正走进了农户心里。
图为实践成员开展线上直播
在新集乡新集村爱心托管班,青年学子与志愿者们联合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精心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果核科普小课堂”:通过“桃核手链DIY”“果树生长周期图”等趣味活动,向孩子们讲解果核的用途与家乡产业的价值。孩子们了解到:原来家门口那棵桃树,从发芽到结出带核的果子,要经历这么多步骤;而这些曾被随手丢弃的果核,不仅能做成手链,还能加工成食品、雕刻成工艺品,是家乡真正的“宝藏”。为深化孩子们对果核价值的认知,团队特别设置了“果核知识有奖问答”环节。队员们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一系列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问题,并以桃核手链为奖品,激发孩子们对本土资源的关注。这种“以童心为桥,以知识为媒”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重新认识了身边的“核”,更在每个家庭心中播下了“家乡产业有奔头”的希望种子,让村民们对果核的价值有了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实践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果核相关知识
三、青春智慧落地:青春力量,让果核“值钱”更“暖心”
“以前在课本上学果树种植,总觉得离自己很远,现在到了田里才发现,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帮到老乡。”团队成员们跟着果农上山干活,曾经在课堂上反复研读的“修剪枝叶”“保水保肥”知识,如今在彭阳的山地间有了具象的模样——那些印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帮老乡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图为实践成员采摘山桃核
这些天,队员们的足迹遍布彭阳的山坡与村落:在收购站筛选果核,标注“优质品”与“普通品”的区别;在直播间记录专家建议,把“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翻译成方言讲给老人听;在加工厂仔细观察流水线,盘算着如何帮老乡对接更高价的收购渠道…… 每一步走访都凝聚着调研的细致,每一次帮扶都传递着青春的真诚——队员们的手掌磨出了薄茧,衣衫被汗水浸透,但看到老乡们捧着分级好的果核露出笑容,眼角眉梢都透着认可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温暖的力量。
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喊出多么响亮的口号,而在于能否俯下身子,把智慧种进泥土里,把温暖送到心坎上。“核力无穷帮帮团”的实践,正是新时代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生动写照——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知识赋能产业,让一颗颗平凡的果核实现“增值蜕变”,更让乡村振兴的路上,多了一份青春的温度与担当。夕阳西下,彭阳的山坳里,果树在风中摇曳,队员们与农户挥手告别时,心中早已种下约定:待到明年果核丰收,他们还要再来,让这满载青春智慧的“助农故事”,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图为实践成员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艺茗 马艳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艳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