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七届大学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踏上重庆这片充满生机与奥秘的土地,在广袤的山林与独特的地貌中,将课堂上的中药知识与野外实践深度融合,探寻中药资源从古籍记载到现代科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刚进入科考区域,队员们便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搭建临时标本采集点、调试 GPS 定位设备、整理药用植物识别手册…… 一系列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 “中药资源学” 在野外考察中的实际应用 —— 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此转化为精准采集中药资源的具体行动。山林间,队员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仔细观察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海拔、土壤酸碱度、光照时长等关键信息;有的手持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掘植物根系,确保标本的完整性;还有的及时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编号、压制、保存。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操作,生动诠释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重要性,让 “精准识别、科学采集” 的专业理念有了具象呈现。

“黄连喜阴湿环境,多生长在海拔 1200-1800 米的高山寒湿腐殖质土中,其根茎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考察队杨老师的讲解,让学子们将 “药用植物学” 与 “中药资源学” 的知识紧密串联起来。也让当地药农与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 这些实践场景,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中药专业的价值,在于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传统中药的奥秘,将珍贵的中药资源转化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此次科考让学子们深刻认识到:从药用植物的精准识别到生长环境的系统研究,从传统采药经验的总结到现代科技的应用,从中药资源的保护到合理开发利用,每一步都印证了 “理论联系实际、产学研用结合”的必要性。当更多专业力量注入中药资源考察与研究中,像黄连这样的传统中药材,必将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从深山密林中的珍贵药材成长为承载中医药文化、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 这既是中医药学子的使命,也是青春力量与传统中医药碰撞的火花,更是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走向广阔未来的密码。(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通讯员:程国良)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16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