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为骨,老木为魂

榫卯相扣间构建起百年风骨

匠心作引,时光为证

素坯上漆时

映出日光与掌心的双重温度

一把竹椅

坐过几代人的晨昏

千般巧思

在青竹老木间永续传承


为深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深厚智慧与时代价值,亲身感悟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7月16日,成都东软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队奔赴青城山马椅子体验基地参观学习。本次活动聚焦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椅子”,队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探寻马椅子工艺的千年智慧,感受百年竹椅技艺的温度与坚守。

溪水潺潺,竹林悠悠,斑驳光影洒落林间,为这片林盘晕染出几分神秘色彩。抵达基地后,队员们跟随老师傅走进马椅子制作工坊。墙面悬挂的竹制工具、桌子上摆放的各类竹制工艺品,共同勾勒出质朴而沉浸的竹艺氛围。

老师傅以陈列的马椅子老物件为引,向队员们介绍马椅子三百余年的发展脉络,从清代民间实用家具的兴起,到“造型似马、坐感稳当”的名称由来,再到现代传承中的创新探索。队员们在布满刨花的工坊里,亲眼见证了从原木到成品的工艺链条,原本只在文字中读到的“榫卯严丝合缝”,“木作如琢玉”,此刻都在指尖的触摸下拥有了具象感受。

选、烤、晒、晾…… 经过千百次磨炼与反复摸索,古老工艺在老师傅的灵巧双手间得以延续。活动现场,老师傅现场演示马椅子制作的关键步骤。从凿刻、火烤、弯曲,到最终严丝合缝拼接成稳固椅架。在老师傅的示范中,队员们切身感受到这一技艺的复杂与精准,也由此深刻体会到 “匠心” 二字的千钧之重。

本次赴青城马椅子非遗工坊的实践学习,队员们近距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真切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传承使命感。未来,“智行筑梦”队将持续以实际行动,为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让这份文化自信转化为持久的传承动力。

竹影婆娑间

是百年匠心的沉淀

榫卯交错处

是智慧传承的续章

“智行筑梦”队将继续前行

让更多非遗瑰宝在时代长河中熠熠生辉


图文丨宋思怡 朱冰雁

编辑丨谭李玥

一审一校丨董宁 刘川宇

二审二校丨李玥  

三审三校丨周灵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入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入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