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陆奕诺、刘昱含、姜茜雯、朱治宁、殷佳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盛夏知行团于2025年7月13日赴潍坊市峡山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青春助力生态保护,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为主题,深入峡山水库管理局、峡山绿康源养老院、王家庄街道、卢志英烈士故居及峡山雨林生态科普馆,通过生态调研、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等形式,在实践中感悟时代责任,在奉献中彰显青春担当。

(图为“盛夏知行团”实践队员合影)

第一站:峡山水库管理局——守护生命之源,共筑生态屏障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源地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盛夏知行团的第一站来到峡山水库管理局,深入学习水库生态知识,了解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员们于峡山水库宣传工作期间合影)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水库大坝、水质监测站等设施,详细了解了峡山水库的生态系统构成及其在潍坊市供水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工作人员介绍,峡山水库是山东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承担着数百万人的饮水安全责任,因此,保护水质、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随后,团队成员参与了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讲会,学习了《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明确了哪些行为会对水源地造成污染,如非法排污、倾倒垃圾、滥用农药等。团队成员还向周边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呼吁大家共同监督水源地保护,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行为。

第二站:峡山绿康源养老院——敬老爱老传温情,青春志愿暖夕阳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盛夏知行团的第二站来到峡山绿康源养老院,开展“青春暖夕阳”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们于敬老院前合影)

团队成员分成小组,有的陪老人聊天谈心,倾听他们的故事;有的为老人讲解新鲜的社会动态,帮助他们了解外界变化;还有的帮助养老院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为老人们营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此外,团队成员还协助搬运米面粮油等爱心物资,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第三站:王家庄街道——垃圾分类我先行,绿色环保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盛夏知行团的第三站来到王家庄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与社区环境清理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们于王家庄街办合影)

团队成员首先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学习了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式。随后,大家拿起工具,对社区周边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捡拾塑料瓶、废纸、包装袋等废弃物,并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分别投放到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中。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还向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倡导大家从日常小事做起,共同维护社区环境。

第四站:卢志英烈士故居——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

红色基因是青年成长的精神养分,盛夏知行团的第四站来到卢志英烈士故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图为实践队员们于烈士故居前合影)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卢志英烈士的故居及纪念馆,认真聆听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事迹。卢志英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斗争,被捕后仍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馆内陈列的文物、照片和书信,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烈士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第五站:峡山雨林生态科普馆——探索生态奥秘,践行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如何结合?盛夏知行团的最后一站来到峡山雨林生态科普馆,探寻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融合之道。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雨林科普馆内合影)

科普馆由旧工业厂房改造而成,既保留了工业遗迹,又融入了现代生态元素。团队成员参观了热带雨林馆、沙生植物馆等功能区,观察了多种珍稀植物的生长状态,并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雨林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此外,团队成员还了解了科普馆在乡村旅游与生态保护结合方面的实践,如通过生态研学、科普教育等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结语:青春践行使命,奋斗书写华章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盛夏知行团的成员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锤炼了品格。从水源地保护到敬老爱老,从垃圾分类到红色教育,再到生态科普,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盛夏知行团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成长,在奉献青春中闪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陆奕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奕诺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2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