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杨婧)近日,盐城工学院优培学院“青溪映初心,碧浪护长河”暑期社会实践团,从郭猛镇水源生态探访到范公路社区环保理念传递,以行动凝聚护水共识,为守护水乡生态底色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带队老师与工作人员合影 周高楼 供图
郭猛镇溯源:解码污水净化,探寻生态智慧
7月22日,实践团赴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以“河小青”身份开展水源生态守护实践,旨在揭开污水净化密码,探寻自然修复智慧,为苏北农村水源保护探路。
实践团在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接待下,先通过生态安全缓冲区讲解建立“治水”认知,随后沿流程探访格栅间、沉砂池、生化反应池、沉淀池与消毒池:格栅机拦截杂物筑牢基础防线,沉砂池借重力实现初步固液分离,生化反应池以活性污泥法等分解有机物,沉淀池体现资源循环,消毒池保障出水安全。参观中,实践团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技术难点与设备维护,所学知识为护河筑牢理论根基,使“河小青”明确科学护河需懂技术、会传播、能行动。
▲图为队员们参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区域 全莹 供图
污水处理厂参观后,实践团作为“环保宣传员”走进郭猛镇乡村。通过含生动图片、通俗文字的宣传手册,传递污水处理重要性、节水窍门与法规;借助知识问答环节、小奖品激发村民参与。一位村民感慨后承诺护河,使志愿者认识到宣传是点燃护水共识的火种,村民意识觉醒才能筑牢生态保护根基。
范公路社区宣讲:唤醒乡愁记忆,凝聚护河共识
8月1日,实践团联合多方在范公路社区开展环保宣讲,以“乡愁画卷”回溯水乡记忆,勾勒河流滋养生命的图景,唤起居民对家乡河流的情感联结,同时阐释“河小青”作为水岸守望者、环保传播者、行动先行者的使命,为护河注入情感动力。
▲图为队员与居民的互动提问环节 周高楼 供图
通过展示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的现状,与记忆中清澈河流形成对比,阐明河流作为生命线与发展根基的重要性,使护河从抽象概念转为迫切需求。并以郭猛镇实践为例,分享源头减污、植被修复等举措及日常护河小事的价值,结合志愿者亲身经历让护河方法更接地气。
宣讲结束后,居民纷纷表态从自身做起,标志着理念传播见效,社区生态保护有了坚实群众基础,居民实现从“环保听众”到“护河行动者”的身份转变。
青春护河行动:“河小青”联结实践与理念,赋能生态未来
“河小青”兼具多重角色,串联技术探索、理念传播与全民参与,推动生态保护升级,其行动诠释了技术、观念、行动协同的护河逻辑。同时,这一行动彰显青春力量作为生态保护“强引擎”的价值,未来将深化实践、拓展行动,让青春护河成为常态,凝聚更多力量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
▲图为队员们与工作人员合影 周高楼 供图
盐城工学院的优培学子们开展的碧水守护征程,是青春与生态的相遇。从郭猛镇技术探秘到社区理念传播,证明青春可为生态保护注入力量,护河可成为全民参与的实践。但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期待更多青春力量加入,让护河行动如河流般绵延不息,让生态保护的青春故事在祖国大地上不断书写新的内容。守护碧水清波就是守护未来,而青春护河人是未来可靠的守护者。(通讯员:杨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婧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