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线为脉,瓷盘为笺,勾勒千年闽南情长。”厦门漆线雕作为闽南地区代表性非遗,以精细漆线塑就万千形韵,承载地域文化厚重与温度,于岁月流转间,传递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与匠心传承。

7月20至22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青春筑梦,非遗寻根之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鹭艺轩漆线雕工作室。实践队员们带着对漆线雕的好奇,与工作室创始人、漆线雕非遗传承人郭劲旺展开交流,开启非遗探寻的前奏。

在谈话中,郭劲旺老师回溯厦门漆线雕历史: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凭借“以线塑形、以形传神”的技艺,以细如发丝的漆线,塑造出立体生动的画面。谈及传承困境时,郭老师坦言,传统工艺学习周期长、创作成本高,年轻群体对其认知度有限,给技艺推广带来挑战,但老师也强调道:“这些年通过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创新,融入生肖、国潮等元素,让更多年轻人关注,这是传承新希望,也是鹭艺轩努力的方向”。

在了解完漆线雕的发展史之后,实践队员们也准备上手实操一番。实践队员们围聚工作台,漆线雕师傅们以“搓、盘、缠、绕”为核心教学,指导他们如何灵活地绘制出漂亮的图案,创作出优质的漆线雕作品。实践队员们纷纷围站观察、记要点、勤提问,在互动中筑牢工艺基础。

指导过后,实践队员们便开始各自的漆线雕绘制。金丝般的漆线在指尖缠绕弯折,勾勒“福”字筋骨、花果轮廓,将传统工艺精巧融入纹路。从生疏到熟练,同学们完成带“福”字、花果图案的漆线雕作品,瓷盘上以红漆为底、金线缠绕,传统与青春碰撞,令非遗技艺焕新光彩。三天的学习,让实践队员们绘制出许多精美的漆线雕作品,更让实践队员们对非遗传承的意义体悟至深,成就感满溢心间。

“触摸漆线瞬间,仿佛握住闽南文化根脉。”实践队员们感慨,此次非遗探寻,让他们深刻领悟传统文化魅力与价值。

作为新时代青年,厦大嘉庚学子愿以青春之力,让古老技艺“潮”起来、“传”下去,使厦门漆线雕这一非遗瑰宝,在时代浪潮中延续中华民族匠心与温度,书写非遗传承的崭新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春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春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