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袁澄成、张文凯、樊凯亮)当暑期的热浪拂过秦岭深处的留坝,一群身着志愿红的青年身影,正用知识与热爱为这里的少年们编织着多彩的成长画卷。7月14日至23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蒲公英计划”绿茵志愿服务队走进汉中市留坝县城关社区,为期九天的“七彩假期”暑期实践活动,以“科技启蒙、体育育人、思想引领”为经纬,在山野间架起一座连接青春理想与少年梦想的桥梁,让综合素质教育的种子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

课程“混搭”玩出花样,素养培育有了新打开方式

“小制作里藏着大科学,环保课上能解锁新技能,踢足球也能悟到团队密码”——这届暑期课堂,早已跳出“书本+黑板”的传统模式。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的“科技手作+环保科普+足球特训+精神宣讲”课程矩阵,把“思想引领、艺术思维、动手实践”三大核心要素拆解成可触可感的体验项目。

在“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课上,孩子们听着元勋们隐姓埋名铸国之重器的故事,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科学的好奇,更有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懵懂共鸣;环保课堂上,废旧物品变身创意手作,让“绿色理念”从口号变成指尖的实践。这种“价值塑造+能力锻造”的双轨模式,正让素养教育从“抽象概念”变成“鲜活日常”。

足球场上踢出少年气,体育精神照见强国梦

“脚内侧推球要稳,团队配合才是赢球的关键!”绿茵场上,志愿者教练的声音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成最动人的旋律。这支志愿服务队带着专业底气而来——他们先深入营盘镇足球青训基地“取经”,把先进青训理念“本土化”,再将“基本功打磨+战术意识培养+规则观念塑造”融入社区足球课堂。

奔跑、传球、射门,孩子们在汗水里体会“坚持”的分量,在配合中懂得“协作”的意义。当小小的足球在脚下滚动,少年们追逐的不只是比分,更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而这,正是“少年强则国强”最生动的注脚。

航天梦撞上普通话,科学与情怀同频共振

“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钱学森爷爷为什么要回国?”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提问,志愿者们用模型演示揭开航天奥秘,用科学家的赤子故事诠释“两弹一星”精神。更巧的是,这些科学知识的讲解成了普通话推广的“活教材”——孩子们在描述火箭结构、复述科学家故事时,不知不觉练熟了标准发音。

“科学素养+语言能力”的双向赋能,让“航天梦”不再遥远,让“爱国情”扎根心底。当孩子们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那份青春的力量,正在山野间悄然生长。

青春答卷写在基层,志愿星火照亮成长路

“填补了暑期教育空白,更给孩子们种下了向上的种子。”城关社区负责人的评价,道出了这场活动的温度与深度。而对“蒲公英计划”绿茵志愿服务队来说,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耕志愿服务品牌,让社区科普常态化、让育人载体更鲜活。从留坝的山间到更广阔的基层,这群青年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青春之力为青少年成长搭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正如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希望飞向远方,这场“七彩假期”播撒的,是知识的火种,是精神的力量,更是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的赤诚。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袁澄成 张文凯 樊凯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全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0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