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部署要求,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文化科普团于2024年7月8日-21日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数学文化科普团分别前往宜良、会泽、东川、蒙自四地,开展以“传承文化基因,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支教活动。

(图为各个点位全体志愿者与小朋友的合影留念)

支教传薪火,光影育赤心

宜良团队在教室里进行了红色电影赏析,《湄公河行动》与《我和我的祖国》两部影片让孩子们在光影中触摸家国情怀。播放《湄公河行动》时,缉毒警在丛林里匍匐追击、用身体挡住子弹的画面,让孩子们攥紧了小拳头。当《我和我的祖国》中女排夺冠的欢呼声响起,几个女孩跟着屏幕里的观众一起拍手,眼里闪着光。光影里的感动,正随着支教的脚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进行讲解)

故事传薪火,团结聚力量会泽的活动分为“红色故事分享”与“民族团结共唱”两大板块,让爱国精神与民族情谊在互动中传递。“王二小把敌人引向八路军的埋伏圈时,心里怕不怕?” 志愿者以提问开篇,讲述了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1942 年,13岁的王二小在放牛时遇见日军,为保护乡亲们,他假装带路,将敌人引入包围圈,自己却被残忍杀害。随后,志愿者又讲述了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壮举,当说到“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战士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时,学生们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纷纷鼓掌向英雄致敬。在民族团结环节,志愿者先介绍了会泽当地多民族聚居的特点,讲解了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等民族习俗,随后带领学生们学唱民族团结歌曲《爱我中华》。 悠扬的歌声里,不同民族的学生手拉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环节)

民族知多少,同心共筑梦  东川与蒙自的活动聚焦“民族团结”,通过知识讲解与互动体验,让青少年感受“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温暖。课堂上,志愿者用彩色地图展示了各民族的分布区域,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理解,志愿者还带来了维吾尔族的小花帽、藏族的哈达,让学生们试戴、传递。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讲解民族团结知识)

传承文化基因、弘扬爱国精神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教育。此次活动虽已落幕,但红色的种子、团结的力量已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未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文化科普团数学文化科普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爱国精神代代相传,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不败!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何竺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竺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2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