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十八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号召,近日,山东大学“闽脉承新”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院,观看了并体验了福建省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团队成员还与福建省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伟宏老师傅,就新时代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赏师傅表演,品闽遗神韵

在剧场的舞台上,吴伟宏师傅为大家展示了经典木偶剧《钟馗醉酒》。夕阳的余辉洒在舞台上,剧场古朴的风貌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吴师傅自少年时代便与木偶为伴,48年的操演让他掌握了木偶表演的精髓。演出开始后,木偶钟馗在吴师傅的操控下栩栩如生。18根细丝线在吴师傅的手指间如臂使指,木偶一步步迈向舞台中央,端酒葫芦的动作栩栩如生,仿佛真有琼浆欲溢。

▲图为吴伟宏老师傅表演《钟馗醉酒》

尤其是“怒目圆睁”的一幕,吴师傅轻巧地调动丝线,让木偶的眼珠转动、头部微微颤动,完美展现了钟馗酒后的威严与憨态。这一细节的处理让观众几乎忘记木偶只是木头傀儡,仿佛眼前的是一位活生生的性情中人。吴师傅的表演既展示了木偶技艺的细腻,也让人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

▲图为团队成员观赏木偶剧

初执木偶线,深叹手艺精

在演出结束后,团队成员有幸能接触到提线木偶的操纵。在吴师傅的指导下,成员接过了控制木偶的丝线板。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充满了挑战。成员尝试让木偶站立,然而丝线总是难以协调,木偶的动作经常变得混乱。吴师傅耐心地指导:“控制木偶的动作需要注意每根线的力度与方向,手腕要像托着水一样轻柔。”通过不断练习,团队成员终于能让木偶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深刻理解了背后所蕴含的十年功夫。每一根丝线的掌控,每一个细节的展示,都是无数次训练和实践的结果。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提线木偶

访师傅心路,锚时代传承

活动结束后,“闽脉承新”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有机会与吴师傅进行深入交流。吴师傅谈起了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回忆起过去剧团宣传木偶戏的艰辛,“那时依靠传单和街头演出,走街串巷也未必有人来看。”然而,如今木偶戏已经吸引了远道而来的观众,“为戏赴一城”已成为常态。吴师傅还提到,年轻观众的逐渐增多,尤其是很多年轻人通过手机记录木偶戏的精彩瞬间,这标志着传统艺术正在与时代接轨。

谈及传承,吴师傅表示,政府在推动木偶戏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十分重要,他也希望能通过创新和现代化手段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木偶艺术、学习木偶艺术、传承木偶艺术。他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木偶戏不仅能够在今天继续传承,还能焕发新的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吴伟宏老师傅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团队成员收获了无数宝贵的感悟与经验。泉州的提线木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薪火。愿这项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的光辉下继续传承与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感受其中的魅力。愿泉州的木偶艺术如同星光一般璀璨,不仅照亮过去,也指引未来,让这份文化的光芒永远温暖人心,绽放得更加灿烂辉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婵俪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使用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陈婵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2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