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番茄王国前期调研大学生云报 7 月 26 日讯(通讯员 江琦钰 陶健涛)2025 年 7 月 15 日至 26 日,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乡’约故里” 社会实践团队师生走进潍坊市昌乐县,开展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主题实践活动。团队以专业智慧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在广袤田野上绘就了一幅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振兴画卷。
智慧农业:科技种子结出产业硕果
在昌乐县的唐家店子村,“番茄王国” 田园综合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实践团深入调研了这里独特的 “党支部 + 合作社 + 企业” 联农带农机制。
唐家店子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火山土壤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培育出了闻名遐迩的 “黄金籽” 番茄特色品牌。为确保番茄高品质,这里采用雄蜂授粉、三文鱼肽蛋白营养液等绿色种植技术,结合智能温控系统,年销售额突破 8000 万元,带动 14 个村庄组建产业联盟。
实践团队成员走进物联网大棚,亲眼见证了科技的魅力:黄色粘蝇贴整齐悬挂,替代化学农药捕捉害虫;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等数据,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精准调控;中农大博士团队研发的种源基因让番茄品质实现跃升,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番茄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电商中心,损耗率低于 3%、复购率超 40% 的亮眼数据,充分证明 “黄金籽” 番茄品质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品质即卖点” 的品牌战略完美印证。
师生们发挥专业优势,结合调研数据为园区量身定制智慧农业升级方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使其更智能化和自动化;为农产品电商销售提出创新策略,包括优化线上店铺界面、加强社交媒体推广等,助力 “百亿番茄产业” 提质增效。
▲图为来到番茄王国前期调研
▲图为服务实践直播销售西红柿
多元融合:文明村里的创新密码
庵上湖村通过 “党支部 + 合作社 + 多元业态” 模式,成功盘活闲置农房,打造出集 “民宿 + 研学 + 康养” 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走进村子,一栋栋古朴整洁的民宿错落有致,周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仿佛世外桃源。村里还创新推出 “五统一” 标准化体系和积分制管理。“五统一” 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积分制管理激发村民参与村庄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村民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让村庄更整洁有序,村民关系更和谐融洽。
如今的庵上湖村,年接待游客超 10 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 2 万余元。实践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村里的 “有机农业开放日” 活动,与游客一起参观有机农田,了解有机蔬菜种植过程,感受田园生活乐趣。同时,发挥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优化电商运营链路,帮助村里搭建更便捷的电商平台,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推出 “采摘 + 快递” 一站式服务,让游客轻松将新鲜采摘的农产品带回家。通过这些努力,“庵上湖” 品牌逐渐叫响山东,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和消费者。
带队教师参观完庵上湖村后感慨:“这里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既需要科技硬实力,更需要业态创新与人才留驻的软实力。庵上湖村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作为高校师生,不仅要带来科技知识,更要帮助乡村培养创新意识和留住人才,这样才能让乡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为来到庵上湖村前期调研
▲图为听博士讲解村子发展历史
青春担当:田野课堂育新农人
在 12 天的实践里,师生们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亲身参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实践。
在番茄大棚,他们认真聆听技术人员讲解绿色种植技术,亲手操作农具,体验番茄种植和管理过程;在电商中心,与工作人员一起分析市场数据,探讨品牌运营逻辑,学习如何更好地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在合作社,与村民围坐一起,探讨联农带农机制,了解农民需求和期望。
通过深入实践和调研,团队梳理出 “黄金籽” 番茄全年供应技术体系,详细记录番茄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要点,为实现全年稳定供应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撰写电商优化方案和智慧农业升级建议,从农产品包装设计、营销策略到农业生产智能化改造,都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这些成果整理成册交给当地企业和合作社,真正实现 “成果留在乡村”。
一位学生在实践日志中写道:“当看到自己设计的物联网方案被企业采纳时,我深刻理解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含义。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总是感觉很抽象,但是通过这次实践,我真正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也明白了我们所学的专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为企业注入创新动能,更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爱农村的新农人。实践团队成员在与农民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中,不仅提高专业技能,更培养对农村的热爱和责任感,从只关注书本知识的学生,成长为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新时代青年。
从番茄大棚到文明村庄,从电商中心到产业联盟,“‘乡’约故里” 团队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以专业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支平均年龄 20 岁的青春队伍,正以科技为犁、创新为种,在齐鲁大地上播种希望,收获未来。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与乡村共成长的缩影,更是 “强国有我” 誓言的鲜活注脚。
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乡’约故里” 社会实践团队的这次活动,只是众多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小小片段。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正积极投身其中,带着知识和梦想走进农村,用智慧和汗水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村振兴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广袤的农村大地将焕发出更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结束合影
撰文 | 江琦钰
图片 | 陶健涛
审核 |辛红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江琦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琦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