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字似弦,奏响千年思念,在漳州的岁月长歌中悠悠回响。7月28日,外国语学院实践队踏入漳州古城侨批馆,在一封封侨批与一段段故事里,探寻漳州侨乡文化的深沉脉络。

迈进漳州古城侨批馆,古朴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设有百年侨批史、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漳州侨批源起等多个展陈板块,收集展出70余件侨批及其相关展品,其中还有20枚下南洋时期的各国真品货币 ,静静诉说着往昔岁月。队员们缓缓踱步,目光扫过这些展品,仿佛看到先辈们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为生活拼搏的身影,漳州侨乡文化的源头就此在队员心中扎根。

在“侨批里的家国情怀”板块前,队员们纷纷停下脚步。一封封泛黄的侨批,是海外游子与故土之间的情感纽带。“近阅新闻,咱厝平静安定,余甚慰无忧矣……今备付大洋贰拾大员,至即查复便报……”队员们轻声念着侨批上的内容,字里行间,海外侨胞对家乡的牵挂、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抗战时期汇款支援祖国、新中国成立后回乡投资建设的热忱跃然纸上,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侨乡儿女“虽身处异乡,仍心怀家国”的赤子情怀。

继续前行,漳州侨批局的相关展陈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1880年,漳州人郭有品创办的天一信局,作为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兼具跨国信汇功能的民间国际邮局,通过在国内外设立的三十多个分局,承接起闽南与南洋之间的“侨批”传递业务。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漳州侨批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体现了漳州在侨乡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为侨乡文化精神增添了“开拓进取、诚信担当”的光辉注脚。

侨乡文化是多元融合的结晶,侨批馆里侨批上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诉说着它的包容与开放。这种交融,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深入到精神层面——先辈们既秉持“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又怀揣“敢闯敢拼”的无畏勇气,让侨乡文化在岁月长河中历久弥新。

此次实践,队员们感悟到侨乡文化的多重魅力:侨批的情感温度、历史的厚重沉淀、先辈的精神传承。这让八闽文化中的侨乡篇章变得更加生动,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传承传播的决心——用所学为笔,让侨乡故事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成为连接世界的情感桥梁。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施少楠 林振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振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