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王一诺、田欣娣)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深入探究AI时代诈骗犯罪新特征,提升公众防范意识,构建全民反诈防线,7月12日至13日,烟台大学“法盾防诈”实践队以“别让AI(爱)变伤害”为主题,在烟台市著名景点开展为期2天的实地调研活动。
调查开始之际,实践队队长对实践队进行分组,各组成员自由选择调研地点确定调研人数。实践队于7月12日上午抵达烟台山景区,各小组根据景区人流量分布情况,自主选择游客服务中心、登山步道入口和观景平台等三处主要点位,随即展开以“防范AI诈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特别关注了中老年游客群体,尤其是60岁以上、单独出行的老年游客。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发现大部分的老年受访者完全不了解AI诈骗手段,对AI诈骗感到惊讶,甚至有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遭遇过AI诈骗,更有甚者表示曾被诈骗几余万元。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烟台山为游客普及AI诈骗 “法盾防诈”实践队 张艺 供图)
面对烟台本地的老年游客,实践队成员贴心用本地方言为老人详细剖析“AI语音冒充亲属”等典型案例。实践队成员还采用“一对一讲解+情景演示”的方式,耐心为老人们普及知识,并现场指导他们设置手机防诈提醒功能,关闭APP不必要的麦克风、相机权限从而保护个人信息以免步入犯罪分子的圈套,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不少老年受访者请求队员帮忙检查手机权限设置,有的还给子女打电话分享学到的防诈小知识,提醒他们注意防范AI诈骗。实践队在烟台山景区的AI诈骗防范宣传取得了热烈的反响。
实践队于7月13日深入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以“AI诈骗认知与防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知识普及,帮助群众识别技术型诈骗陷阱,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实践队成员携带定制问卷,抵达朝阳街,针对街区不同群体展开系统性调研。朝阳街作为烟台市文化地标,吸引大量游客和本地居民,具有开展宣传的良好条件。成员们优先针对中老年群体和年轻学生,这些人群常因信息差成为AI诈骗的高风险目标。调研成员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耐心的态度,详细解答了市民们关于AI诈骗的种种疑问,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诈骗分子常用的作案手法与心理操控术。问卷调查过程中,许多游客主动分享相关经历,对此,实践队成员耐心倾听后,现场解析了这起AI诈骗的关键特征,提醒公众保护个人生物信息,避免在社交平台公开原图或音频。许多受访者当场删除手机中的敏感内容,并表示将加强隐私防护。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朝阳街为游客普及AI诈骗 “法盾防诈”实践队 徐瑛璐 供图)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覆盖不同年龄层和职业群体。实践队通过初步数据分析,发现仅少部分受访者能准确描述AI诈骗特征,老年群体对深度伪造的识别率偏低,而年轻群体中大约有半数曾接触定制化诈骗信息。问卷还显示,AI诈骗的隐蔽性极高,许多潜在受害者表示“从未怀疑技术真实性”。这为后续宣传指明了方向。通过该次活动,实践队不仅搜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还以案例化方式普及了AI诈骗防范知识,强调技术风险需全民应对,共同助力构建“无诈”社会。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一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一诺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