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吴思淼)“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力量正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2025年7月2日,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 “青融乡伴,镜捕乡情”社会实践队深入九江市江上乡绿色沙洲生态农庄。他们钻进果园摘鲜果,举着镜头拍宣传片,围着灶台和果农伯伯共做一餐饭,用年轻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抹亮色。

乡野助农青春志

刚进果园就被狠狠治愈:橘子青黄相间挂在枝头,像被阳光吻过的 小灯笼;梨儿裹着绒毛藏在叶间,透着清新的甜香;西瓜在藤蔓间“躺平”,圆滚滚的肚皮晒得发亮;葡萄藤下,紫的、绿的果串垂成帘子,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光。原来最动人的画面,根本不需要滤镜!

图为果园里的葡萄

为了帮助绿色沙洲生态农庄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拍摄助农宣传片。队员们深入果园基地,用镜头捕捉农产品生长、收获的美好瞬间,记录下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在拍摄过程中,队员们不畏烈日酷暑,穿梭于田间地头,精心构思每一个画面,力求展现出道桥村农产品的独特魅力。

同时,队员们还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沙洲生态农庄的优质农产品,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

图为实践员们正在拍摄宣传片

图为实践员和果农伯伯的合照

绿色沙洲生态农庄的夏日,是被多元果香包裹的世界。葡萄架下,紫莹莹的夏黑葡萄垂成串串玛瑙,队员们踮脚抬手,循着果农伯伯指导的“轻转慢剪”技巧,将成熟的果穗小心收入篮中,指尖沾满的白霜像层薄薄的糖衣;西瓜地里,大家趴在田垄上听“咚咚”的成熟信号,抱起圆滚滚的瓜时互相打趣,汗水顺着额头滴进泥土,却浇不灭摘瓜的兴致;橘子树与梨树下,又换了种节奏——辨认着带蒂的鲜橘、泛黄的酥梨,手忙脚乱地学着分拣,筐子渐渐堆成小山。

从晨光熹微到日头当空,队员们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又晒干,手臂被枝叶划出细痕,但看着满筐的葡萄、西瓜、梨,鼻尖萦绕的果香仿佛都带着成就感,连指尖残留的酸甜味,都成了难忘的印记。

图为实践员正在摘葡萄

灶台烟火乡土味

实践队队员们还走进果农伯伯的厨房中,与果农伯伯们一起做饭,体验乡村生活的烟火气。在厨房里,队员们和果农分工合作,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烧火,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道道充满乡村风味的美食便摆满了餐桌。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队员们与果农伯伯们欢声笑语,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感受着他们的温暖与情谊。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做饭体验,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增进感情的难得机会。

图为实践员和果农伯伯一起做的午饭

躬耕乡野践初心

三下乡的队员们用双手帮果农伯伯摘了果子,用镜头讲了乡村的故事,用一餐饭拉近了心的距离。但这些细碎的温暖,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泛起了圈圈涟漪。或许青春的意义,就藏在这些脚踏实地的行动里——用热情助农,用真诚相待,让乡村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被珍惜。

图为实践队员们合影留念

此次 “青融乡伴,镜捕乡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学子践行青春使命、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们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的担当与责任,为乡村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思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思淼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