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田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更需要青年力量传承文化根脉。守望青葵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3至22日在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同声社区开展的系列课程,以趣味实践为桥,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更以青春之力助力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鲜活动能。

光影童趣,皮影传承之旅

在皮影课堂上,队员温子瑜与李伟意先讲解皮影制作技巧,再进行分组,发放《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剧本及道具套装。孩子们动手制作专属皮影,随后依据剧本展开表演,光影幕布前,传统故事在灵动操纵中焕发生机。

图为队员与学生根据剧本演绎皮影戏。通讯员 黄丁凌 摄

皮影艺术是非遗文化的瑰宝,课程让孩子们在制作与表演中沉浸式体验传统魅力,既锻炼了动手与合作能力,又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这正是“百千万工程”中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千年非遗在少年手中焕发新活力。

图为学生展示自己动手制作的皮影戏作品。通讯员 黄丁凌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百千万工程”的推进离不开青年力量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与传承。守望青葵社会实践队在佛山同声社区开展的系列课程中,皮影艺术课程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文化传承的亮点,让孩子们在光影流转间触摸非遗温度,更以青春之力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文化活力,让千年非遗在少年手中焕发新生。

图为队员与学生集体合影。通讯员 黄丁凌 摄

舞出精彩,闪耀青春

舞蹈课程不仅是肢体的律动,更是孩子们释放天性、培养自信的舞台。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孩子们既锻炼了协调性,又在团队互动中学会配合与分享,这正是“百千万工程”中文化惠民、滋养心灵的生动体现,让青春活力与社区朝气同频共振。

图为队员舞蹈教学过程。通讯员 黄丁凌 摄

舞蹈课堂以歌曲《闪耀》和动画配乐为载体,从基础律动训练入手,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队员张煜梓鼓励孩子们大胆展示自己,蹦跳旋转间,孩子们用灵动的舞姿诠释着夏日朝气,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成长与友谊。

少年武韵,长拳风华

中华武术是民族精神的缩影,长拳课程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刚健豪迈的风骨,既强身健体,又培养毅力与专注力。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实践,更响应了“百千万工程”中增强青少年体质、培育时代新人的号召,让中华武术的精神在少年心中扎根。

图为学生跟随队员学习长拳过程。通讯员 黄丁凌 摄

“长拳风华”课程从抱拳礼、马步等基础动作教起,队员温子瑜、李伟意用口诀帮助孩子们理解身形要义。队员们简化复杂招式,选取踢腿、冲拳等动作编成拳术小段。孩子们练习时虽略显稚嫩,却眼神坚定,在一招一式中体会中华武术的魅力,让少年意气随拳势飞扬。

心灵奇遇记

反霸凌心理课为孩子们搭建了理解与倾诉的平台,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尊重与善意的重要性。这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百千万工程”中构建和谐社区、培育健康成长环境的具体实践,让每个心灵都能在阳光下绽放。

图为队员与学生心理课互动。通讯员 黄丁凌 摄

“心灵奇遇记”以校园霸凌为主题,通过《哆啦A梦》短视频引出概念,结合故事、游戏与互动。队员梁殷宁引导孩子们倾诉感受,最后一起朗读反霸凌公约,让孩子们在共情中明白:勇气与善意是驱散阴霾的光。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指导老师合影。通讯员 黄丁凌 摄

从舞蹈的灵动、长拳的刚健,到皮影的古韵,守望青葵社会实践队的系列课程为孩子们搭建了多元成长舞台。这些课程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更是“百千万工程”中文化惠民的具体体现。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互动中学会协作与尊重,而青年队员们也以行动诠释了文化传承的责任,让青春与文化同辉,为社区发展与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撰文 | 梁殷宁

图片 | 黄丁凌

一审 | 梁溢熙

二审 | 张煜梓

三审 | 温子瑜

审核 | 徐紫涵 李伟意 田惠好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惠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惠好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4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