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于都,山风送爽。7月18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江西于都暑期支教队在步前小学的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支教最后一天,没有课程安排,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充满欢歌笑语与依依不舍的温情告别。
图1 支教全体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座准备汇演 李泽琼摄
图2图3 两组同学正在汇演处演出节目 李泽琼摄
图4 表演结束的孩子们在找老师求夸夸 李泽琼摄
汇演童真:舞台上的高光时刻
上午,阳光洒满校园。经过连日精心准备,一场由孩子们主演的结营汇报演出在教学楼前的水泥空地上精彩上演。孩子们搬出板凳整齐列坐,一双双眼睛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五位支教老师轮番主持,学生们热情高涨,气氛热烈。稚嫩的朗诵声在操场上回荡,两位身着素雅裙装的同学手握歌词,一展歌喉,神情专注而自信;身着可爱卡通T恤的低年级女生们低头认真看着手中的脚本,一丝不苟地准备着自己的表演。“老师,看我们表演得怎么样?”汇演中,孩子们绽放的笑容、高举的V字手势,生动诠释了支教时光带给他们的快乐与自信。十点半许,这场凝结着师生情谊与童真梦想的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图5 老师带领全体同学打扫整个学校 李佳音摄
洒扫庭除:劳动的荣光与惜别
汇演结束后,孩子们并未散去。在支教队员们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共同投入到一场意义非凡的校园大扫除中。孩子们拿起扫帚,清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小小的身影穿梭在教学楼前,认真仔细地拂去地面的尘土,留下洁净。他们用汗水和实际行动,表达着对校园的爱护,也践行着支教授予的劳动理念。与此同时,支教老师们也完成了寝室的打扫、物品的打包、厨房用具的清洁整理,并将剩余可用的物资妥善留赠给学校。
图6 师生间依依惜别 办公室内老师签名留念 汪柳辛摄
深情寄笔:以墨为媒话未来
表演结束前后,离别的氛围愈发浓厚。孩子们纷纷涌向老师的临时办公室。“老师,给我写句话吧!”“老师,能签个名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递上自己的笔记本或精心准备的小纸条。课桌旁,支教队员李佳音老师被孩子们簇拥着,正低头认真地在一本打开的橙色笔记本上留言。她身旁围拢着几名小女孩,她们神情专注又充满期待,高马尾女孩手执亮黄色留言条,目光紧紧追随着老师的笔尖。“字如其人,要好好练字。”“梦想很大,一步一步就能到达!”一句句鼓励、一声声叮咛,被老师们郑重地写入孩子们的纪念册中。孩子们的笔记本扉页上,也悄然留下了“科学”、“梦想探索”等真挚的寄语。
图7 支教全体师生教室前大合影 李泽琼摄
定格永恒:珍重·启程
临别时分,支教老师为孩子们发放了精心准备的学习奖品和晨光援助的剩余教具,肯定他们在活动中的努力与成长。随后,所有支教队员与步前小学的同学们在教学楼前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阳光下,孩子们的笑脸与老师们的身影定格在合影中。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饱含着收获的喜悦、离别的酸涩,更承载着对孩子们未来的美好期冀。
“看到他们从羞涩拘谨到在台上自信表演,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知识、充满依恋的眼睛,这十几天的辛苦付出都无比值得。”支教团队长俞文杰深情回顾道,“我们用知识浇灌希望的种子,他们用纯真点亮了我们的青春。”从教室里的谆谆教诲到操场上的欢声笑语,从手把手的课外辅导到心连心的深情话别,这支华中农大支教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下基层,解民忧”的责任担当,将新时代青年的温暖与力量播撒在于都的群山深处,用真情陪伴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文|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赴江西于都暑期社会实践团 张峻诚 俞文杰
图|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赴江西于都暑期社会实践团 李泽琼 李佳音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