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的农业强国,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单维度的,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塔里木大学农学院“青伴夕阳”实践团于暑期来到阿拉尔市六团居民棉花地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走进田间调研,集中研讨等方式,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我们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赓续农耕文化精神,融入现代科技农业。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农业现代化,科技是根本性决定性力量。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起到关键作用。
01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通过技术培训、农技推广等方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上,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落地生根,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让科技力量撑起国家“粮袋子”,让科技力量鼓起农民“钱袋子”。实践团走进了田地里,积极学习农民的种地经验。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农业现代化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国家农业发展道路方向。在田地里,积极努力学习,努力用自己所学本领去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实践团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少部分农户仍在用传统农业进行耕作,存在种子产量低,农民种植效率低,销售渠道单一,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希望大力推广科技技术,用现代科技进行农业生产,以此来实现高效率、高产量。
02
深入乡村一线,与本地农民面对面交流。通过调研,实践团了解到本地农民的棉花种植工作。本地长绒棉采用130-135天的品种,株形紧凑,抗倒伏,脱叶性、落叶性好。早熟、优质、高产、适合机采。环境选择了物种,物种改善环境。本地采用一膜六行或一膜三行的机采棉种植模式,采用滴灌浇水方式,以确保每棵植株都能获得水源灌溉。同时也了解到了这里的棉花出口销售,随着市场经济变化,棉花的市场行情也会有所变化,庆幸的是,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希望今年的棉花销售会给农户带来可观收入。
03
在调研结束之后,实践团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与兵团老人进行了棉花种植科技探讨。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开展了科技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座谈会。会上我们探讨了如何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管理田间作物等方面知识。在施肥过程中,我们倡导农民们运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机器可以调节水肥比例,实现高科技精准灌溉。棉花在结果后期,要防治棉蚜,盲蝽蟓,棉铃虫和枯黄萎病等问题,比起传统的人工打药方式,更倡导合理使用生物药剂,采用农用无人机打药,这种打药方式更均匀,更高效解决了棉花遇到的问题。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又去了田间实地进行了示范,一起劳作,探讨出了最适合本地棉花种植的一系列方案。
04
长期以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奋勇向前,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把成果送进了亿万农民的家里。新时代,新农人。他们运用科技技术,刻苦钻研,他们守正创新,协调农业发展。传统农业文化代代相传,新型农业科技相得益彰。可以说,科技创新,夯实大国农业根基,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强农兴农,科技先行。记得那位兵团老人告诉我:“我一辈子都在这里,我种了一辈子地,现在,我种的地可以结越来越多的果,我也轻松一点了,我看到你们一个个小年轻也要种地,我很欣慰。粮食很重要,未来还有你们,真好。”我想,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用科技,撑起祖国粮仓。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浩哲 蔡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浩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