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3日,宿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语润入宁·师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宁夏固原市开展实践活动,以普通话推广为主线,融合民生服务、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观察,为当地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团首站走进小川子社区,开设“急救知识+心理疏导”特色课堂。志愿者们利用模拟教具演示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实用技能,学生们围站学习、踊跃实操;心理课堂上,“情绪温度计”“压力释放操”等互动游戏让现场笑声不断,有效缓解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随后,团队成员走访当地居民,坐在农家炕头与老人、青壮年促膝长谈,通过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详细了解普通话在日常交流、外出务工等场景的使用情况,记录方言与普通话转换中的实际困难,为后续精准推广积累一手资料。

在固原市少年宫,实践团化身“小老师”,围绕“趣味拼音”“经典诵读”设计教学环节。绕口令比赛中,孩子们争相比拼发音准确度;诗词接龙游戏里,稚嫩的童声诵读着经典篇目。生动的课堂让孩子们对普通话的兴趣愈发浓厚,不少孩子主动用新学的普通话短句与志愿者互动。

团队还赴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寺堡移民博物馆开展红色研学。在六盘山巅,成员们集体朗诵《清平乐·六盘山》,激昂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感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精神;在移民博物馆,通过珍贵文物与影像资料,深刻体会“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厚植家国情怀。活动尾声,实践团探访红寺堡葡萄酒庄园与汇达酒庄。漫步在郁郁葱葱的葡萄藤间,成员们了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地感受当地依托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见证“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此次固原之行,宿迁学院学子以普通话推广为纽带,串联起民生服务、红色传承与乡村观察。他们既为当地带去实用技能与教育关怀,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时代使命的理解,用行动诠释了“语润人心、师心筑梦”的青春担当,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基层推广使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顾锦 何紫涵)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顾锦 何紫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顾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