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校学子对基层工作的认知,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7月15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铁算盘”实践队走进太源村,跟随村书记沉浸式体验“村干部的一天”,以青春行动助力乡村治理。

清晨,村委会办公室的灯光已点亮。村“两委”干部围坐桌前,一场简短高效的早会正在进行。实践队队员们安静列席,认真聆听村干部梳理当日工作:上午畲族特色民居流转检查、下午防溺水宣传点位确认、……“房屋流转要重点关注三户畲族老人的诉求,防溺水宣传要赶在游客增多前提前安排人员到岗,尤其要注意向游客介绍我们畲族的亲水习俗和安全规范。”村干部边说,队员们边跟着记录要点,偶尔插话提出新建议——“可以给老人准备一份政策要点手绘版”“宣传时加入畲族童谣里的安全口诀和小朋友喜欢的互动问答”,这些想法被村干部笑着采纳:“年轻人的思路就是活!”

会议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便随村书记踏上走访之路,目标是即将流转的畲族特色民居。“咱们太源村可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刚走出村委会,村书记便带着自豪向队员们介绍,“这些老房子都是宝贝,流转的时候既要让村民得实惠,更得把畲族的老手艺、老建筑留住。”每到一处,村书记细致查看房屋的畲族建筑特色保留状况,从雕花窗棂到夯土墙结构,再到水电设施,还不时向我们讲解房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向村民讲解流转政策,倾听诉求。队员们在旁协助记录信息、解答疑问,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需直面复杂情况,既要吃透政策,又得尊重畲族文化和村民习惯,“原来看似简单的房屋流转,背后藏着这么多要考量的细节,得平衡好各方利益,还要保护好这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文化根脉,把工作做细做实。”一位队员感慨道。

午后,实践队转战乡村景点,开展防溺水宣传。队员们与村书记分工协作,在水边设置融合畲族图腾的警示标识,向游客和村民发放印有畲族纹样的宣传手册,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溺水危害与防范要点。面对小朋友,队员们用生动易懂的语言科普防溺知识,引导他们远离危险水域;遇到游客不理解,便耐心沟通,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炎炎烈日下,宣传脚步不停,汗水浸湿衣衫,却让“守护生命安全,传承畲族文化”的信念愈发坚定。

一天的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村干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忙碌与担当。从清晨早会上与村干部一同梳理畲族特色民居流转走访重点、敲定防溺水宣传细节,共同制定出清晰的当日工作清单,到白天房屋流转的沟通协调、防溺水宣传的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也感受到太源畲族村治理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紧密结合。这些工作串联起乡村发展与民生保障。此次体验,不仅让实践队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更激发了大家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队员们表示,将把实践所学转化为青春动能,为畲族乡村治理添砖加瓦,让青春在服务基层中闪光。

撰文| 徐露

图片| 郭君涵 廖亦楠

审核| 田磊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露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