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赵晓晓、杜金悦)2025年7月4日,南宁理工学院的乡韵筑梦实践队怀着对古老民间艺术的热爱,踏上了探寻桂平杖头木偶戏之旅。出发前,乡韵筑梦实践队的乡韵筑梦实践队的队员们查阅资料,了解到桂平杖头木偶戏表演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由北流木偶艺人引入,历经六代传承。

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金田镇彩旺村后,乡韵筑梦实践队的队员们拜访了木偶戏传承人李国权师傅。走进李师傅的工作室,精美的木偶道具让人目不暇接,每个木偶都栩栩如生。李师傅向乡韵筑梦实践队的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木偶戏的表演技巧与制作工艺,强调表演时艺人以木杆操纵木偶,搭配本地白话演唱,行腔独特、唱词通俗、曲调婉转,而木偶制作从选材到组装,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实践队讲述自己的木偶戏学习、表演经历以及所获荣誉。王慰萍供图

图为木偶戏表演道具“木偶帽”。王慰萍供图

图为木偶戏表演道具“木偶”。王慰萍供图

乡韵筑梦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李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尝试操纵木偶,体验到了其中的不易与魅力。大家深刻感受到,桂平杖头木偶戏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当地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承载着民众的欢乐记忆,传递着传统道德观念。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实践队成员们展示木偶帽。赵晓晓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向非遗传承人学习木偶戏表演。王慰萍供图

在交流中,乡韵筑梦实践队的队员们讨论着如何让木偶戏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队长罗诗敏提出可以将木偶戏与现代舞台艺术结合,在现代舞台剧中设木偶角色,用灯光、全息投影增强视觉效果,吸引年轻观众,拓宽传承场景。队员王慰萍说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利用短视频平台,定期发布杖头木偶戏表演片段、制作过程,扩大非遗传播度。大家意识到,传承之路既要有传统根基,又需要创新活力

临走时,乡韵筑梦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李师傅工作室前合影留念。大家脸上充满了对一天调研收获的充实与感慨,也在内心暗暗定下承诺,要为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与非遗传承人的合影。王慰萍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晓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晓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