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林洪)为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推动全民参与水环境治理,7月11日至7月13日,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小禹”生态文明实践队深入莆田市木兰溪治理展示馆与西天尾镇后黄村,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溯源与社区实践的环保行动,通过多元形式践行爱河护河使命。

一、见证生态蝶变,感悟和谐共生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在沉浸式展陈中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治水之旅。从北宋钱四娘首创木兰陂的治水壮举,到新时代“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态治理工程,队员们透过历史影像、实物模型与互动装置,系统梳理了木兰溪从“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蜕变历程。

当看到治理前后卫星对比图上从满目疮痍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巨变,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队员们纷纷表示表示:“木兰溪的治理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生态价值观的革新,这为后续的环保实践提供了鲜活教材。”

▲图为实践队学习了解木兰溪治理工程

二、双语述溪史,传承治水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木兰溪治理历程”为主题,精心策划拍摄中英双语短视频。队员们用流利的英语口语,生动讲述了古代劳动人民“以陂蓄水、化害为利”的智慧,并结合了现代治理技术,展现出千年治水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图为实践队队员讲解木兰溪治理的故事

三、聆听民生回响,绘生态新景

而后,实践队来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后黄村,开展了以“生态治理满意度”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队员们分组走访村民,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记录村庄污水管网改造、垃圾分类实施等民生工程成效。一位老村民感慨:“以前河道浑浊不堪,环境很糟糕。现在水清岸绿,连鸟儿都愿意飞回来了!”

随后,队员们化身“环保宣传员”,向村民发放定制版垃圾分类手册与河长制知识宣传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环保知识。孩子们围在宣传板前,通过垃圾分类小游戏学习环保技能,欢声笑语中,绿色理念悄然生根。

▲图为实践队队员同村民进行交流访谈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村民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单

从木兰溪畔的千年回响,到后黄村的绿色蝶变,实践队用脚步丈量生态治理的壮阔征程,用语言架设文明互鉴的桥梁,用行动播撒环保理念的种子。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淬炼,更是一场生态价值观的觉醒之旅。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守护绿水青山,让生态文明之花在更多角落绚丽绽放!(供稿:石培萍 )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