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践行文化乡村振兴理念,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青白”实践团成员走进湾沚区龙尾张自然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陶艺制作与墙绘创作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深度融合,为乡村风貌提升与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队员们实践基地合影留念)

薪火相传,让传统陶艺绽放新生

在陶艺工作室内,实践队员们利用当地黏土资源,开始制作陶罐、陶杯等实用器皿,同时融入乡村元素设计生肖摆件、民俗主题陶艺作品。团队还特别邀请王子凡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并进行陶艺制作技能培训。然而制作过程中,队员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生肖图案陶罐:“原来泥巴也能变成这么漂亮的东西,真是长本事了!”实践期间,团队共同完成了12余件陶艺作品,并协助村里进行墙绘创作,助力打造特色文旅乡村。

▲(图为队员们进行陶艺创作场景)

创作过程中,队员们专注于给陶艺作品精修细节,身旁的陶坯形态各异,每一件都藏着创作者的巧思。从揉泥时感受泥土的质朴温度,到拉坯、塑形时与陶土“博弈”,再到刻画纹理赋予作品灵魂,这一路满是对耐心与创作者的试炼。

▲(图为队员们对陶艺作品进行精心雕琢)

妙笔生花,用墙绘点亮美丽乡村

在墙绘创作现场,成员们分工协作,用画笔为老旧墙面赋予新生。团队提前对村内几处墙面进行实地勘察,手握画笔,在墙面勾勒枝叶、渲染花朵,让原本单调的墙“活”起来。每一笔色彩交融,都是创意与汗水的碰撞,不仅装点了空间,更是在实践里收获创作的喜悦,体悟艺术融入生活的奇妙。

▲(图为队员们前期进行实地勘察)

▲(图为队员们进行乡村墙绘创作)    

▲(图为队员们的成果展示)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墙绘勾勒乡村美学,借陶艺传承乡土文脉,为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奋力奔走。墙绘让单调墙面化作文化景观,陶艺使质朴泥土承载创意温度,二者交织,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艺术动能。

团队不仅触摸到文化赋能乡村的脉搏,也在创作中沉淀对乡土振兴的思考。实践虽已收官,但乡村文化振兴的探索永不止步。未来,团队成员们将带着实践里的热枕与经验,持续以墙绘之笔、陶艺之艺,为乡村文化添彩,让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力量,在乡土大地持续迸发,助力绘就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乡村新画卷。

▲ (图为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留念)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蕊 汪欣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蕊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