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王天麒)7月11日至15日,北方民族大学“赤心筑梦,秀山同心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团奔赴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体验钟灵毛尖茶采茶、学习相关知识、体验苗族刺绣、宣讲烈士事迹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非遗文化及红色历史。
体验苗族刺绣,感受非遗独特韵味
秀山自治县非遗体验馆内,实践团成员围坐在桌前,面前摆放着苗族刺绣底料与彩色丝线。非遗传承人正站在桌旁,耐心地为大家示范苗族刺绣中最基础却十分重要的平针绣技法以及下针角度、针脚间距。此后,成员开始独立练习。
成员首先进行穿针引线,部分人因线头松散,多次尝试才将线穿入针孔。在对照底料上的“万字纹”图案时,不少成员下针出现针脚歪斜、间距不均的情况,便抽线拆除,重新调整针尖落点。针对这个情况,非遗传承人对成员握针的姿势进行纠正,教导成员们调整手腕角度,继续练习,逐渐掌握了平针绣的技巧。两小时后,成员完成的“万字纹”片段长度不一,针脚整齐度存在差异,但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图为成员们体验苗族刺绣,学习传统针法
体验钟灵毛尖采茶,学习茶产业知识
实践团成员走进钟灵毛尖茶产区,头戴草帽、手提竹篓站在茶丛间。在采茶阿姨的热情引导下,实践团成员首先学习如何观察茶叶的品质。期间,阿姨耐心地为他们讲解“一芽一叶”的采摘标准,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嫩度、色泽和形态等关键要素。
而后成员们开始尝试采摘,过程中,部分成员因手法生疏,茶芽多次从指尖滑落,于是反复观察茶农手指发力的角度,调整捏握力度。遇到难以分辨的叶片,成员举起茶芽向采茶阿姨示意,得到确认后再放入竹篓。这种过程虽然繁琐,但却让每一位成员都深刻体会到了采茶工作的精细与不易,也让他们更加敬佩那些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的茶农们。
图为成员们在采茶阿姨的指导下识别并采摘茶叶
宣讲烈士事迹,传承红色记忆
实践团来到秀山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肃立鞠躬后,一名实践团成员取出宣讲材料,站定在纪念碑前开始宣讲。他先举起手中的历史资料,指着其中一张老照片,清晰说明纪念碑修建于1952年,是为纪念解放秀山战役中牺牲的32名烈士。接着,他走到碑身一侧,指尖轻触刻有“解放秀山战斗”字样的碑文,按战斗发生的时间顺序,讲述1949年11月解放军挺进秀山时的兵力部署、战斗节点及烈士牺牲的具体场景,每讲完一个段落,会稍作停顿,确保在场人员听清内容。
整个宣讲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站姿端正,声音洪亮且节奏平稳,未添加额外表述,仅在提及烈士姓名时语速略缓。宣讲结束后,他将资料收好,与其他成员一同站在碑前,保持安静。
图为实践团合照
北方民族大学“赤心筑梦,秀山同心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团在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实践活动已圆满结束。五天里,实践团成员先后完成了钟灵毛尖茶采摘体验、苗族刺绣学习、烈士事迹宣讲等活动,期间详细记录实践细节,收集相关资料,以纪实方式呈现了此次实践的全过程。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天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天麒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